- 相關推薦
三年級起步作文該如何教論文
每位教過小學三年級語文的老師都知道三年級語文確實不好教,最難就難在作文教學。小學生由二年級的看圖寫話練習一下過渡到三年級的作文習作,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加之三年級孩子的生活閱歷有限,讀書量有限,因此在語言的表達上就難以豐富,語言積不夠豐富直接限制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學生的客觀實際造成了他們不可能有較高的習作水平。因此,對于三年級的語文教師而言,題目就來了:三年級學生的起步作文到底應該怎么教才更為有效呢?這個題目一直困擾著我,但我也一直堅持對解決這個題目的求索。對于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方法也在教學中實踐著,可以說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并且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終極度過這條河。但是我已下定決心不管我的實踐成功與否我都要堅持,但堅持的過程中我會不斷的更新我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下面我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寫出來,就算是保存點資料吧。
首先,我想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愛好應該是其進行寫作最重要的因素。假如學生對寫作文根本不喜歡,甚至有很多學生覺得寫作文是一件很令人頭疼的事情,那怎么又能寫出作文呢?即使能寫出來也只能是生搬硬套,語句不通,為了達到老師的字數要求而拼字湊字。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就發現過這種現象。學生為了將作文的字數達到老師的要求而將同樣的一句話寫了不下十遍。實踐證實,讓學生喜歡上作文,讓學生將寫作當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往做,而不能讓學生把寫作文當成負擔將是我們每一位一線教師應該認真研究的一項課題。怎樣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才能真正吸引孩子把寫作當作一件有愛好的事往做。應成為我們每位教師在實踐中努力探索的一件事。我個人的做法是激發學生的表現欲看,每個學生都有被老師重視、被同學羨慕的心理,而這主要來自于他們的成績高低和在班級學校參加活動所獲得的榮譽,因此,在開學之時,我就特別重視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舉行的各種文體活動,充分激發他們的成就動機。因此孩子對于取得各個方面的成績也是特別重視的。在作文教學開始時候,我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打消了學生們害怕寫作文的顧慮。我跟孩子們講實在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小作家,但就看你愿不愿意了,假如你們不愿意,當然不可能成為小作家了。假如你愿意當小作家,只要你勤觀察,勤動腦,勤動筆就完全可以了。我首先打消了孩子們畏懼作文的思想顧慮,其次,練習學生說話的練習,拿三年級第一篇作文《我的課余生活》來說,我給孩子們講了什么生活叫課余生活,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課余生活都有哪些,然后說說自己最感愛好的課余生活是什么,孩子們都特別愿意往說,都想讓老師和其他同學分享自己課余生活的快樂。既然孩子們愿意往說,能說出來,我想也是能夠寫出來的。看著孩子們熱鬧的交流著自己的課余生活,我因勢利導地說:“孩子們,那你愿意不愿意將你們自己的課余生活用你手中的筆寫下來后讓全學校的小朋友和老師們和你們一塊分享你們的快樂呢?孩子們當然是異口同聲的回答是了。我神秘地對孩子們說:”那你們知道怎才能讓全校的師生都能和你們分享快樂嗎?“孩子們頓時沒了聲音,忽然有個孩子說,用學校廣播讀給大家聽不就行了。可有的孩子反駁到那誰能記住你啊!大家爭論來爭論往,最后班長發言說:”我以為大家都可以往我們學校的《七彩陽光》報往投稿啊!“這下大家似乎都如夢初醒!大家一個個都恨不得現在就寫出來投稿到學校的校報上。我對孩子們說,你們只有把作文作文寫好了才能投到學校的校報上啊,否則的話怎么才能給別人帶往快樂呢?這下更加激起了孩們的寫作欲看,孩子們一個個都趕緊忙著寫自己手中的作文。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激情引趣。三年級學生剛接觸到作文,他們對于點滴成功,都會激起巨大的探求欲看。而信心是每個人的內驅力,一旦有了信心,他們就會知難而進,不斷進步。因此,教師要從激勵的目的出發,對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孔之光,都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而要及時指出并加以表揚。要運用一些啟發性和鼓勵性的評語,使學生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足,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對于剛剛接觸習作的孩子,只靠課本中那幾次習作是不可能進步學生的習作水平的,老師就要根據練習目標認真在課本中尋找讀寫結合點并進行系統的練習。如練習學生對人物的描寫,就從觀察動作、觀察模擬對話場景觀察神態等各個方面,一步步對學生進行練習。不求快,但求解的正確,描寫的細致。再次,身邊處處是素材。讓孩子寫作最難的題目莫過于沒得素材可寫,告訴學生身邊處處是素材。如觀察身邊季節的變化;留心觀察學校的活動;引導學生關注感愛好的東西;記下條目日記……關鍵看老師的引導,學生是習作的主人,但是這些小主人需要老師的引導與點撥,當事情發生在身邊時,老師提條件醒學生細心的觀察,教會孩子怎么觀察。長此以往,身邊經過的不起眼的事情在孩子的筆下也變得惟妙惟肖啊!
最后,習作積累要豐富。學生和老師一起練的再刻苦,腦中沒有積累怎么也寫不出好的習作啊。所以還應該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讀課本,還有讀課外書,老師適時的先容給孩子看課外書,當孩子著迷其中時必定會被書中的人物吸引,也自然會記住其中的細節,當他自己習作時就會不知不覺得用到自己的習作之中啊。不過,我覺得”閱讀“是一種愛好,有的孩子有這種愛好,有的孩子沒有這種愛好,怎么樣讓沒有這種愛好的孩子同樣養成閱讀、博覽的習慣是我需要努力思考的。看過一篇文章《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難》,寫的是人們往往被成功的難度所嚇倒,以為成功就要錐刺骨,吃得苦中苦。實在只要腳踏實地,快快樂樂地做,人們照樣可以輕輕松松地成功。
作文也是如此,還沒開始學,早就被”作文難啊“、”到三年級你可要努力啊“等諸如此類的輿論蒙住了,弄得小學生戰戰兢兢,愈發緊張,愈發寫不出好的作文來。對學生講,實在,作文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難,來,別把作文當回事,今天我們就打開一扇習作的新窗。
我國傳統的作文教學理念也以為應該”我手寫我心“,從寫”放膽文“起步,逐漸過渡到寫”小心文“。即在學習寫作的初始階段,不必夸大種種規矩,應讓學生放膽往寫,就像剛學走路的幼兒,首先是讓他有邁開步子自己往走不要人扶的勇氣,什么走路的規矩和技巧對他都沒用處,所以,我們不必過于夸大作文的重要,應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處于放松的狀態,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新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初始階段的目標設定,也特別夸大情感態度方面的因素,讓孩子愿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也就是順應兒童的天性,不拘形式,自然寫作。例如,第一學期的相關表達是”對寫話有愛好“第二學期是”樂于書面表達“,第三階段才要求具有初步的寫作意識。記得國學大師張中行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說:”些人以為寫作是件了不起的事,一寫文章就不由自主板面孔、端架子,這輕易造假。實在寫作就是用筆說話,初學者不妨解放思想,先練‘胡說八道’,怎么想就怎么寫,時間長了,有了經驗,就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不該說,哪些需多說,哪些宜少說。“中行志先生的話說得簡單樸素,清楚明白,令我們語文老師沉思。簡簡單單作文,輕輕松松學作文,快快樂樂寫作文,應是我們的方向。
具體的方法:如在班上朗讀,在板報上張貼,給廣播站投稿,和家長溝通肯定等,讓學生對寫話有愛好、有信心、有熱情、有勇氣,在沒有壓力、沒有模式的條件下,充分想象,自覺表達,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別把作文當回事“,激發學生的寫作欲看吧,讓孩子們輕裝上陣,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在作文之路上勇敢前進吧!
【三年級起步作文該如何教論文】相關文章:
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該如何教04-26
家長該如何教寶寶畫畫呢!05-02
該如何與婆婆相處09-18
垃圾該如何分類?04-26
剎車問題該如何檢查01-17
家長該如何與幼兒溝通01-06
我們究竟該如何共存?04-30
道德:該如何介入科技04-27
教案該如何寫?04-26
世界我該與你如何相處作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