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社會責任價值創造機理探析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系統研究方法,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即產品質量責任、員工健康責任、環境保護責任和社會慈善責任進行分析,并從消費者、員工、企業組織和社會四個方面系統分析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價值創造的影響。
關鍵詞:醫藥企業 企業社會責任 價值創造 系統分析
企業是“經濟人”的同時又是“社會人”,作為“社會人”的企業必然承擔一定的責任,因為“責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企業要對利益相關者負責,這是倫理關系在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內涵中的自然存在和反映。企業社會責任(CSR)從內涵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產品質量責任、員工健康責任、環境保護責任和社會慈善責任。其中產品質量責任是建立在企業與客戶(消費者個人及組織)關系之上;員工健康責任是建立在企業與員工關系之上;環境保護責任是建立在企業與環境關系之上;社會慈善責任是建立在企業與社會關系之上。履行“四位一體”的企業社會責任有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 企業社會責任的結構及層次
1.1產品質量責任本質是廣義的公益責任
對醫藥企業而言,產品質量責任即為藥品質量責任。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產品質量責任是關系到消費者健康和福祉的廣義的公益責任。消費者是醫藥產品的直接受用者,消費者的需求、健康保障以及愈后評價等都是考量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客觀因素和標準。醫藥企業利益的追求也要通過市場實現,即通過藥品為廣大消費者使用和服務加以體現。沒有這個關鍵的轉化環節,就談不上醫藥產品應用價值的實現。然而,近年發生在國內的藥害事件層出不窮,由此可以看出,醫藥企業對產品質量責任的忽視令人驚心。從齊二藥的亮菌甲素案件,到欣弗事件,再到刺五加、魚腥草等事件,都反映和暴露了醫藥企業對消費者責任的漠視,對產品質量的忽視。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自身利益、家庭幸福,而且也給企業發展帶來重創。
1.2員工健康責任是企業力量之源
員工健康責任同樣是企業的基本社會責任,關愛員工的身心健康,從較高層意義上使員工的命運與企業的發展融為一體,是企業力量之源。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夠對員工組織認同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員工對企業的關心源于其情感的依賴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讓員工感到自己在該企業工作不僅有理性的契約和責任感,也有對企業感性的依賴和歸屬感。
1.3環境保護責任是長遠意義的責任
自然環境保護責任是較高層次的社會責任,它既保護環境,又是具有維護人們健康的長遠意義的責任,節能減排是維護環境質量的根本。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包含著環境保護責任,無論是對單位內部環境,還是對社區大環境,或者整個社會的自然環境,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全球呼喚“低碳”經濟的時刻,醫藥企業的節能減排是保護環境的首要體現。在管理學視域中,如果我們將前兩項作為企業內部責任,那么維護自然環境責任是企業外部責任。盡管其責任履行也包含著企業的內部環境保護,但更多體現的是與外部的關系。
1.4社會慈善責任是不求回報的公益義務
社會慈善回饋責任是企業為社會所作的不求回報的公益義務,也是企業獲取較高社會評價的途徑之一。醫藥企業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幫助和援助,對重災地區的社會急救和無償捐贈藥品等行為,都是具有人道主義的社會公益責任。
馬克斯·韋伯的社會階層理論在對社會中個人地位評價時創立了“三位一體”的評價理論,即考查個人的社會地位及其在社會所屬的階層主要決定于三個要素,一是口袋里的金錢,即經濟條件;二是擁有的權力大小;三是社會聲譽。如果沒有良好的社會贊譽,即使具有前兩個條件也同樣不能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同理,社會贊譽是醫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外生動力。
四個方面的責任在位階層次上是:產品質量責任屬于基本責任;員工健康責任和環境保護責任屬于重要責任;慈善回饋責任屬于公益義務。從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內容的四個方面可見,企業社會責任的人文關懷蘊涵著人類真理與價值追求的統一,“四位一體”的企業社會責任有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 消費者、員工、企業組織和社會對履行社會責任的回饋分析
企業價值創造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息息相關。一方面從個體視角分析,消費者和員工對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具有滿意和不滿意的評價,并在基于評價的同時消費者和員工都會對企業及其產品產生心理期待:消費者對質量好的產品會積極接受并有效利用,同時還會在相關人群中力所能及的推廣,這在客觀上促進企業進一步創造價值。另一方面從群體視角分析,企業組織和社會對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會給予贊譽和反對,這樣,基于聲譽資本的轉化對企業價值創造也會產生正相關影響。
2.1消費者認同產品質量促進企業價值創造
消費者是醫藥企業最終產品和服務的接受者與檢驗者,只有有了消費者需求和支持,才能實現管理者、雇員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由消費者決定的,關注和保障消費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可以幫助醫藥企業合理利用資源,謀求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醫藥產品和服務是醫藥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企業認同效應將顧客與企業之間的經濟關系嵌套于更深層次的社會身份關系之中,側重于在非經濟交換中構建顧客與企業關系,強調企業是顧客社會身份構建的參與者,而不僅僅是商品的提供者。
2.2員工組織認同影響員工創新行為
從社會認同的角度來看,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員工組織認同的中介作用影響員工創新行為[7]。顧客角度的企業社會責任包括對產品負責即保障藥品的安全與質量、妥善處理客戶關系及突發事件等。理論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一方面會給員工帶來心理上的滿足,使員工更容易接受企業文化,但另一方面,較高的產品安全或質量要求、完善的突發事件處理過程會提高對員工的工作任務要求及角色要求,而這些都包括在員工壓力來源的組織因素中。Robbins & Judge綜合眾多研究者的觀點,將工作壓力的來源分為三大類:環境因素、組織因素和個人因素。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不是減少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而是對組織的人力資源方案進行調整。
2.3社會組織贊譽企業影響企業長遠發展
社會組織包括企業和社區及相關單位,即與醫藥企業環境保護相關聯的組織。如果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將廢水污物隨意排放,不僅毀譽,而且會因為接受處罰造成生產的停滯。由于企業排污處理的不妥,造成附近居民的魚塘污染、松花江水污染等案例屢見不鮮。一旦企業被關停,不僅在經濟上損失嚴重,在社會聲譽方面也會受到重創,從長遠看會造成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停滯。
2.4慈善責任踐履正向影響顧客認同
慈善角度的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正向影響顧客認同。顧客認為慈善活動這樣的企業行為增加社會公平,被同樣的價值觀統一起來,能夠開啟人內心深處的力量和價值源泉,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顧客認同包括對企業屬性的認知和情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第一步。慈善責任踐履可以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而企業形象是預測忠誠度的主要途徑。雖然企業社會責任的慈善維度并不直接影響顧客響應,但通過顧客認同對顧客響應產生正向影響。
因此,企業的慈善行為可以克服顧客消極的消費態度,通過慈善活動使顧客感到積極的情緒,以改善顧客態度和行為意圖。企業社會責任在企業進行生產和提供其產品或服務時即通過對顧客的忠誠度、購買意向等產生正向影響,從而影響企業、顧客、社會等多重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與價值創造的關聯,見圖1所示:
企業社會責任踐履直接關聯消費者滿意度、員工忠誠度、社會組織的認同及社會贊譽,這些聲譽資本會在特定條件下潛移默化轉化為企業價值創造的動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來源。
參考文獻:
[1] 趙迎歡.倫理學視野中的醫藥企業社會責任[J].亞洲社會藥學,2012(2):114- 118.
[2] 黃郁波,劉燕剛,徐蓉.增強社會責任感,全面加強企業藥品質量管理[J].上海醫藥,2010(31):170- 173.
[3] 盧濤,王志貴.基于員工視角的企業社會責任對組織認同的影響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9(8):88- 92.
[4]劉偉.關于構建和諧型企業的幾點思考[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9(22):65- 67.
【企業社會責任價值創造機理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和諧社會建設與企業社會責任的探析04-26
企業競爭優勢的知識合作剩余創造機理04-26
企業創造價值共享使命口號10-25
滑坡的機理與防治策略探析04-28
滑坡的機理與防治策略探析04-25
論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04-28
試論當代社會的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05-02
墨家邏輯產生與作用機理探析04-28
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04-27
論價值與創造價值的勞動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