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提升水利工程效益論文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建設。水利建設在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各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加強水利建設,最大限度的發揮好水利綜合效益,對當今水利建設來說,十分重要。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堅持現代化水利和可持續水利的發展道路,對于發揮水利綜合效益至關重要。
1 前言
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從社會全局來重新認識新時期農村水利建設的戰略意義。如何建設好水利工程,發揮好水利綜合效益,已顯得日趨重要。下面筆者就從水利工程效益的各個方面入手,探討發揮水利綜合效益的關鍵。
2 水利工程效益
水利工程效益是興辦水利工程設施所能獲得的社會、經濟、環境等各方面收益的總稱。興辦水利工程,需要投入建設資金和經常性的運行管理費,效益是上述兩項投入的產出,是評價該水利工程項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指標。興辦水利工程一般可獲得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的效益。水利工程效益具有如下特性:(1)隨機性:由于各年水文情況不同,水利工程的效益也具有隨機的特性。(2)綜合性:特別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往往是多目標開發、綜合利用的工程,具有防洪、除澇、灌溉、供水、發電、航運、水產養殖、旅游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3)發展性:由于工程和社會經濟的情況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有所變化,水利工程的效益也是發展的。如由于泥沙淤積,水庫調節性能逐漸降低,效益相應不斷減少。又如防洪工程建成初期,保護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受災的損失小,相應防洪效益也較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洪災損失增大,防洪工程的效益也隨著增大等。(4)復雜性:水利工程設施的效益往往比較復雜,需全面分析研究。綜合利用水利工程各部門間的要求有時是相矛盾的,如水庫預留的防洪庫容大,防洪效益相應較大,而興利效益則相應減少。
3 當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
3.1 未真正實現對水資源的市場配置
第一,我國的水價過低。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業用水仍然是免費的,即使部分收費,也遠遠低于成本。據資料統計,我國收取的水費僅能達到成本的62%,;第二,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工農業用水成為水資源利用的重要部分,由于工業用水的利用率不高,農田灌溉仍采用傳統的大水漫灌形式,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第三,人們的節水意識薄弱。由于在很多人們的意識里,水資源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從而就肆意浪費水資源。
3.2 水質污染的問題日益顯著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農業規模不斷擴大,工礦企業、城鎮廢棄污水,未經徹底處理就排放到河流中,再加上農藥和化肥的普遍使用,加大了河流的污染。據有關資料統計,所排放的污水中,工業廢水占70%,生活污水占10%,這樣不但助長了水資源供需矛盾,而且對水環境產生了造成了嚴重污染。當前,很多河流都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出現了渾濁、變臭、魚蝦絕跡的現象,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4 發揮水利綜合效益的途徑
水利工程關乎社會經濟命脈,水利工程效益又具有隨機性、綜合性、發展性、復雜性等特點?梢哉f,發揮水利工程效益萬分重要,但形勢又錯綜復雜。所以決定了我們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不能每次都按固定的路數,要隨機應變,把握全局。汪恕誠部長在2000年的水利廳局長會議上明確指出:“中國的水利要由傳統水利轉變為現代化水利,轉變為可持續水利!痹谧穼じ玫乃こ绦б娴牡缆飞,筆者認為,有兩個基本點要把握住:一個是現代化,還有一個就是可持續。
4.1 走現代化水利的道路
縱觀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從開始的防洪防汛、農田灌溉到近代的水資源保護、水生態圈的保護與恢復。鑒證了人們在水資源利用的觀念上從傳統慢慢向現代轉變得進程。走現代化水利道路,發揮水利綜合效益,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樹立現代化水利觀念,F代水利重視人與自然的適應及和諧共處,協調人與自然、生態、水之間的關系,追求流域內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避免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生態的負面影響,約束人類的不正當行為。而傳統水利則比較強調對自然的改造,追求大工程的建設。只有明確觀念,才能知道現代人類所需要的水利效益究竟是什么。
(2)貫徹現代化水利管理。傳統水利的管理手段比較落后,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效益差。而現代水利的管理方式將是現代化、自動化的管理,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系統科學理論和系統工程方法研究解決水利技術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隨著管理手段的先進,勞動強度的降低,機構的設置必將是精干高效,運行機制必將適應流域管理的需要。工作效率將會大大提高,效益也會顯著增長。
4.2 走可持續水利的道路
人口的劇增、水土流失、森林銳減、土地沙化、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物種滅絕、能源危機等,這樣一些具有全球性、涉及全人類利益的重大社會問題已程度不同地困擾著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可持續發展被公認的概念是“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弊鳛樗吮仨氈匾曆芯刻接懰目沙掷m發展問題。
(1)可持續水利發展必須堅持的原則和工作思路?沙掷m發展水利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集中體現了我國新時期治水文化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其遵循的原則和工作思路主要有:從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作為水利工作的切入點,統籌考慮水資源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考慮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的同時,突出加強水資源的節約、配置和保護,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提高水資源承載力和水環境承載力。在防止水對人類侵害的同時,防止人類對水的傷害,強調對人類不合理活動的約束,強調自律式發展。改變長期以來人水爭地、無節制地圍墾河道、湖泊、濕地的做法,給河流以空間,給洪水以出路。把生態問題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肩負起水利建設和生態保護兩副重擔,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生態功能,維護河流健康,當好河流生態代言人。這樣水力資源的效益才會長久永續,而不是一錘子買賣。
(2)可持續水利發展必須引入市場機制。水利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水是人類賴以生存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我們又要清醒認識到水資源又是非常有限和相當緊缺的,水利工程是為除害興利、造福人民而修建的。通過制度建設強化政府宏觀管理和調控,加強水庫水源地和水質保護,加強區域水資源的聯合調度和需水管理,引入市場機制建立健全合理的水權制度和水價制度,實現工程水利向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就成為必然。
4.3.從生態保護角度構建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的構建,對生態和物種有著極大的影響,如大壩建設對洄游魚類造成影響,對陸生植物和動物造成影響,對水生生物造成影響等等,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地區生態結構,造成生態失衡。因此,在構建水利工程時,要從生態保護角度出發。如很多國家在建設大壩時采用建魚梯、魚道等工程措施解決魚類洄游問題,或者采用人工繁殖方法對洄游魚類進行繁殖,具體采用什么辦法,需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河流、不同物種進行具體考慮。此外,還需要考慮到對庫區周邊陸生植物、動物生存環境的永久性破壞,以及由于水利工程引起局部氣候變化、土壤鹽堿化等對動植物種類、結構等的影響。
5 結語
對社會發展來說,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與環境的控制性要素。如何使水利工程發揮良好的綜合效益這種轉變體現在具體工作中,從傳統的水利工程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已經成為當代水利工程的必然要求。在重視水利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水利與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在重視水資源治理、開發和利用的同時,更加重視對水資源的節約、保護、配置;在重視工程建設的同時,更加重視工程的管理,更加重視管理手段的現代化等。
【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提升水利工程效益論文】相關文章:
加強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措施論文05-02
加強水利工程管理的思考論文05-01
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改革措施及效益論文05-02
淺談水利工程建設與水利工程管理論文04-30
如何加強基層水利工程質量論文05-03
建設水利工程管理論文04-30
對如何加強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的思考論文05-04
加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探索論文05-02
建設工程資料管理提升老區地面建設效益論文05-03
對強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若干思考論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