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書館服務要注重人文關懷論文
服務是貫穿圖書館發展的主線,是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服務功能是圖書館最本質的功能,為社會服務是圖書館工作的宗旨,而為社會服務是通過為人服務體現出來的。
圖書館服務的人文關懷就是要以到館的所有讀者(包括通過網絡訪問圖書館的讀者)為根本,尊重讀者的地位,維護讀者的權益,以充分、優質的服務滿足讀者的需求,讓圖書館資源通過讀者為社會作貢獻。
1人文關懷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
人文關懷是以人為本,體現的是對人、對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命運和前途的關心,提倡的是一種關注人類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義,不斷培植和發展人的價值需求,并努力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去實踐這種需求的精神,即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圖書館作為大文化的一員,其全部活動無不蘊含著人文精神與人文關懷,這種人文關懷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圖書館理論研究與實踐中早有體現,阮岡納贊的《圖書館五定律》中提到的四項“書是供使用的”“書是供所有人使用的”“為每本書尋找它的讀者”“節省讀者的時間”都是以人為本思想的具體化。所以,圖書館要實現其自身價值,尊崇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要在圖書館中營造人文氛圍,傾注人文情愫,弘揚人文精神;就是要以讀者至上,以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發展,處處體現著人文關懷,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為出發點和歸宿;就是把圖書館的各項工作納入到以人為本的軌道上來,尤其是圖書館服務更要注重人文關懷。圖書館服務只有植根于人文精神沃野之上才是圖書館之所以在社會上存在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坐標。
如果缺失了人文精神,沒有了人文關懷,圖書館就必然背離了其存在的宗旨,迷失其發展的方向。
2目前圖書館服務在人文關懷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現實圖書館中,人們已經有意無意地忘記了圖書館的人文本質,忽視了圖書館社會文化教育基本功能,其結果是,投入巨資進行現代化建設,但離讀者卻越來越遠。
在國內制定的許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圖書館條例、規程中都沒有涉及圖書館人文精神的描述,在圖書館工作中提出多年的“讀者第一”等口號,僅僅停留在表面層次,以至在圖書館人文關懷服務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圖書館領導及員工忙于物欲的滿足,無瑕顧及讀者心靈的關懷。對讀者人權和權利的嚴重漠視,各圖書館長期存在和延續的規章制度和收費服務形式給讀者造成的消極影響及圖書館環境中教育職能和文化品位的蛻變,造成精神家園的荒蕪。許多圖書館技術先進,但服務態度冷漠;工作人員操作電腦十分嫻熟,而對讀者卻冷若冷霜;表面高喊服務讀者,實際上在搞文化扶富欺貧;人文意識和人文素質嚴重缺失。這些,早已成為圖書館服務的痼疾。它會污染圖書館的文化環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扭曲讀者的心理。因此,圖書館服務呼喚人文精神的回歸和注重人文關懷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3注重人文關懷做好圖書館服務工作
飛速發展的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圖書館解決的只是存貯、整序、檢索、傳遞等問題,而沒有解決服務與人文關系的問題。為了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服務應關注人文精神回歸,這是不應回避的問題,也是關系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當務之急。3.1圖書館服務要關注全體讀者
關注全體讀者首先意味著要樹立公眾意識,圖書館工作為的是向公眾服務。要關注全體讀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明確指出:每一個人都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边@些規定說明公共圖書館是為所有人服務的。公共圖書館不應有任何年齡、種族、國籍、語言等限制,應盡可能地向所有人敞開知識的大門。日本圖書館對利用者的限制很少,這一點表現最突出的是公共圖書館,任何人不憑證件可以自由出入,隨意閱覽書刊資料,充分體現了圖書館的大門是向所有使用者敞開的。
3.2圖書館服務要平等對待讀者,尊重讀者的權利圖書館是體現人類自由、和平等理想的圣地,
“圖書館面前人人平等”是圖書館界的人權宣言,圖書館服務的人文關懷要求圖書館以博愛精神關注每一個讀者,尊重每一個讀者,堅決維護讀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和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圖書館讀者應享有的權利至少有以下方面:
3.2.1平等享有取得讀者資格的權利。
3.2.2平等享有閱讀的權利。
3.2.3平等享有個人人格和隱私不受侵犯的權利。3.2.4平等享有提出咨詢問題的權利。
3.2.5平等享有參與和監督圖書館管理的權利。
3.2.6平等享有遵守圖書館規章制度的權利和義務。
3.2.7平等享有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權利。
3.2.8平等享有接受安全、衛生等輔助性服務的權利。
3.2.9平等享有對圖書館工作進行評價的權利。
只有充分維護和保障上述權利,才能真正體現圖書館服務的人文關懷,我們要努力營造一個充滿人文關懷、充分尊重讀者人格的、溫馨的、平等的文化環境,使每一位讀者在沒有歧視、沒有等級、沒有壓抑、沒有清規戒律的環境中,在自由平等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心情舒暢地獲取信息。
3.3營造方便、人性化的服務環境
在服務環境上,圖書館要為讀者營造方便、人性化的環境。
3.3.1館舍位置要方便讀者。日本圖書館界認為,圖書館的服務范圍一般不應超過1~1.5公里,并提出了“把圖書館辦在身邊,辦到生活中去”的口號。
3.3.2資源組織要方便讀者首先,在館藏資源的物理載體組織上要方便讀者利用,要求圖書館在館藏資源的布局上最大限度地拉近讀者與資源之間的時空距離,如書庫和閱覽室采用大開間格局,設立新書閱覽等。其次,館藏資源的內容組織要方便讀者利用,要建有一套完整的館藏資源檢索體系,在保證“檢全率”與“檢準率”的基礎上,要考慮檢索過程是否“省力”,從而方便讀者利用。
3.3.3服務設施要方便讀者首先應在建筑格局和家具擺設上考慮讀者利用的方便,可采用大開間、靈活隔斷的開放式建筑模式,各閱覽分區是用低矮的家具進行隔斷,給讀者以通透、舒適的感覺。同時也要考慮到為弱勢群體提供方便,為殘疾人設置專門的設施,提供特別的服務,如輪椅通道、專用電梯等。
3.3.4服務方式要方便讀者如實行“超市”式服務,簡化手續,館藏文獻全面開架,讀者自由選書,大廳總出入口處辦理借還手續?蔀樽x者提供方便的自助服務:讀者可以通過借書終端、電話、E-mail等方式辦理續借手續,還可憑一張具有消費功能的借閱證,在館內得到復印、打印等自助式服務。在圖書館的門口設有還書箱,使讀者可在任意時間內還書。
我們圖書館人只有在扎扎實實的工作中處處為讀者著想,才能讓讀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才能體現我們自身的價值。
3.4創新服務,提高服務的層次
任何事物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向著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同樣圖書館服務需要不斷地拓寬領域、提高層次,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這是人文關懷的最佳體現。
隨著社會向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的不斷發展,圖書館服務工作從滿足書刊借閱的文獻需求為主,轉移到以滿足知識信息需求為主,以知識開發服務為主要功能的模式。圖書館在做好基本服務工作的同時,更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3.4.1個性化信息服務,它是根據用戶使用信息的行為習慣、愛好和特點,提供滿足個性化信息需求的服務。
3.4.2專題咨詢服務,即通過重點開發智力性資源、預測性資源、網絡資源等,建立專題性的知識信息單元和序列化的知識信息單元體系,開展資源通報、情報調研、定題跟蹤多項服務。
3.4.3網絡資源導航服務,主要是網絡資源信息報道、網絡常用資源導航和專業網絡資源導航數據庫。
3.5糾正有悖于人文關懷的做法
要想創造一個讓讀者滿意的人文環境,圖書館還必須糾正那些讓讀者不滿的做法,如開館時間太短,新書數量太少,新書上架太慢,服務水平不高,服務方式單一,咨詢回復過慢等。不解決這些問題,人文關懷就無從談起。
總之,發揚人文精神,實施人文關懷,做好服務工作是圖書館整體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重大,需要廣大圖書館界同仁從理論上深入探討,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實踐,從而促進圖書館事業與時俱進,不斷發展。
【圖書館服務要注重人文關懷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圖書館與人文關懷05-01
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人文關懷04-29
大學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論文05-02
新建高校思政工作應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05-02
人文關懷下學校管理模式分析論文05-04
人文關懷視域下高校管理論文04-30
人文關懷下的高中政治教學論文05-02
人文關懷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滲透論文05-03
人文關懷下現代高校教育管理探討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