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流媒體技術的遠程交互學習模型論文
摘 要: 流媒體在中國的寬帶建設中被列為最主要的應用之一,人們普遍看好流媒體技術未來的發展。網站巨頭Yahoo公司創始人楊致遠曾預言,鑒于寬帶網絡用戶數量日益增加,企業高度重視流媒體技術的時候到了。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上,流媒體技術也得到了充分的運用,本文主要探討流媒體技術的遠程交互學習。
關鍵詞:流媒體技術 遠程 交互學習
隨著寬帶成為網絡架構的重點,網絡上的信息不再是文本、圖像或簡單的聲音文件。流媒體不同于傳統的多媒體,傳統多媒體文件需要從服務器上下載之后才能播放,一個一分鐘的視頻文件夾,在56K的窄帶網絡上至少30分鐘才能下載到本地硬盤。而流媒體的特點是運用可變寬帶技術,使人們可以在28K到1200K的寬帶環境下在線欣賞高品質音頻和視頻節目。
計算機的發展,網絡盛行,教育趨勢將是家庭學校。使用流媒體進行遠程學習是未來人們受教育的新方法。因為它的實時性,可以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同時、不同時獲取自己需要的。
一、以流媒體為基礎的遠程交互學習與傳統遠程交互學習分析
現代遠程學習是一個“人一機一人”的多向信息交流與傳遞,也是一個由教師、學生、計算機多媒體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過程。學習過程便是交往活動的參與者或交往主體——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通過媒體、教育資料進行溝通、情感交流和為達成一致的相互理解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所以交互顯得尤為重要。以流媒體技術的遠程教學為學習者提供用其他媒體進行學習無法得到的便利,使遠程學習變得更加直接、更加有效、更加有利于使用。隨著流媒體技術的發展,遠程教學交互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允許教師和學生之間實時(同步)或非實時(異步)的以文本、圖像(圖形)、音頻或視頻等形式進行交互式教學活動。在網絡遠程教學中,學習者和學習資源(人力、物力資源)都同時是教育傳播中的接收者和發送者,教學過程呈現在學習者與媒體、學習者與教師、學習者與學習者等之間的雙向或多向交流中。遠程教學交互又有了新的內涵:“網絡環境下的遠程教學交互指的是遠程教學交往雙方通過網絡這一中介而發生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相互影響與相互作用。”
網絡功能日漸強大,流媒體技術的完善,使遠距離教學的零距離狀態成為可能,使得遠程學習由“個體學習”向“社會學習”的轉變成為可能。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與人交互和對話,且對話的時間和空間無限擴大,使得學習者不再有孤獨感和寂寞感,可以隨時與人或接受他人的討論,進行協作學習。
二、流媒體與其它多媒體的分析
到目前為止,遠程學習者中主要是通常是通過計算機網絡來進行學習的。而除了第一、二代學習媒體之外,主要學習媒體有BBS、E-mail、Blog、視頻點播、視頻會議、網絡電視、流聊天、電子白板。
(一)流媒體與多媒體的技術分析
從技術上分析,流媒體的技術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遠程學習者所需要的學習內容無需下載到本機上,節省時間,延時短,學習進程完全可由學習者自己控制。
(二)交互模式異同步中分析
從是否同步角度分:同步交互和異步交互
1.同步交互
同步過程的學習是利用模擬真實課堂教學方式的雙向實時交互式網上學習。同步的遠程教學方式為遠程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虛擬的課堂,打破了遠程學習中時間、空間的限制。教師現場授課的語音、數據、圖像等實時地傳送到遠端教室或學生的桌面系統上,這樣學生就可以同普通的學生一樣聽老師的授課,既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又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同步過程中,根據遠程學習者是否可以和教師進行實時的交流,比如向老師提問等。同時流媒體具有單播、組播、廣播的幾種播放方式,在授課系統劃分為雙向交互式系統和單向廣播式系統兩大類。交互式系統的特點是交互性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看到學生的表情和動作,聽到學生的聲音,并可和學生進行現場交流,所以教學效果比較好,尤其是那些需要學生參與的課程,比如外語教學。單向廣播方式的特點是覆蓋范圍廣,但由于缺乏交互性,教學效果不如雙向系統。
2.異步交互
遠程學習者多數來自于社會的各個階層,進行遠程學習往往是利用工作之后、閑暇之余,在時間上很難做同步,而把教師的授課內容、教學內容制成流媒體課件,按照個人需要進行學習。流媒體點課件的出現,解決了一般的多媒體課件容量較大,下載完整個課件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的問題。并且節省了占用本地計算機的存儲空間。
流媒體課件是基于流媒體技術的多媒體課件,它通常資源共享,訪問不分時間地點;等待時間短,與文件大小無關;訪問方便,交互性強;客戶端操作簡單,系統使用方便;無需下載流媒體課件,保護了制作單位的知識產權。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電子公告板)是Internet為用戶提供信息交流的一項服務。BBS具有信息交流、問題解答、電子郵件等功能,一般BBS都有各自的主題或興趣領域,而且是由個人或組織來管理和維護的。它是Internet上提供人們相互交流的一項服務,是一個多人參加、多向交流的網絡大論壇。它允許用戶旁聽、提問、參與討論和發表意見,實現討論問題、交流思想、協作探究、解決問題,甚至可走向“學術研究化”“專業論壇化”“少教學探討化”等方向。在我國各地電大學習的遠程學習中,常常BBS來搭建教學平臺,進行學習。以江門電大為例,江門電大近年來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網上遠程教學平臺,截止到2004年11月底,建立了120個班極317位學生的資料數據庫,已登陸注冊的師生5949人,部門課程采用BBS系統,通過實驗數據表明BBS系統的應用,較第一、二代遠程學習有很大改觀。
E-mail(電子郵件,electronic mail,常縮略為E-mail,e-mail或email),對于遠程學習,電子郵件從某種角度上是第一代遠程學習函授學習的代替,利用因特網的方便、傳播快捷、一信多發的特點,進行學習交流。E-mail可以指對個別遠程學習者進行專門的遠程教育,由于遠程教育的學習常常參差不齊,而電子郵件可以解決這種不同的局面,指對各個別的學習者進行獨立的輔導。
盡管BBS、E-mail在目前遠程學習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但是流媒體發展趨勢、有及未來的應用上,一定會取代它們。我們都清楚,遠程學習中,交互的重要性。交互對于遠程學習來說極其重要,在與異地的遠程教育機構及其學生交互時經常會發生交流困難和信息傳播障礙。遠程教育中學習者和教師都處于不同地方人際間的交互和信息交流主要是通過通信媒體和技術來實現。BBS、E-mail等應用,對于交互學習來說,還存在有許多方面的局限。例如,教師授課的神態、講述課程語氣,在學生學習中給予的鼓勵、原諒,學生都無法活靈活現的感受到。而流媒體在遠程學習的應用,則解決了這樣的問題。
陳麗在《網絡異步交互環境中學生間社會性交互的質量》[20]中對遠程學習的實驗中發現在1200人/日穩定情況下,雖然許多學習者關心討論區的內容變化,但也只有一部分常常參與其中,大多數人很少發言甚至不發言,只是觀看。有些學習者缺乏信心,有些學習者習慣于被動的觀察,有些學習者不太熟悉環境等等一系列的因素,使大部分的學習者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而流媒體技術能把虛擬現實中環境,主動的或都被迫的使更多的學習者參與其中。
三、與傳統課堂交互學習分析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例如:教師盡管在課堂上講解得頭頭是道,學生兩不聞;教師在課堂上詳細分析講解過的習題,在測驗或是作業中仍然謬誤碼百出。究其原因,學生缺乏對知識的主動的建構過程。雖然在傳統課堂學習中,學生與教師的交互是在直接的接觸或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同步進行的。但課堂學習中的師生交互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的,學生提問與教師解答等交互活動只是教師教學方案的一部分學生與教師在交互地位上存在著不平等性,教學過程中的交互活動是為了保障和促進教師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而在以遠程學習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發生轉換。每個學習者都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發表自己對的問題的新的看法和體會,角色扮演的成功將會引發學生的積極建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的興趣。
同傳統交互學習相比,以流媒體技術為基礎的遠程交互學習有如下優點:
(1)多維的交互通道
以流媒體技術的遠程教學,教師與學生處于不同的地理空間,利用計算機網絡可創建多個私有的通道,通道之間不互相干擾,學習者能以非順序的方式發言,而不會由于同時而影響他們的行為。
(2)豐富、形象、生動的媒體信息
流媒體技術可以將文本、視頻、音頻同步、非同步的傳播給學習者,使學習者建構一個很好的情景,幫助他們組織自己的見解、觀點,增強他們對知識的表達能力和反思能力。
(3)交互效果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具有遠程狀態下的自覺性、主動性,可運用各種方便、靈活、可靠、有效的交互手段
以學習者為主體,為遠程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人機交互和人際交互的教與學環境,教師可以模擬傳統教室進行實時授課,也可以組織學習者進行答疑和討論,在最大程度上給予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
流媒體技術對于遠程學習者的應用的界面有流媒體課件點播、視頻會議、網絡電視、手機界面等。它們界面通常簡單直接,操作方便,對于不太熟悉操作的學習者使用也非常方便。而流媒體的同步、異步均能實現的技術可以滿足來自任何地方的學生可以同步或不同步獲取教師隨堂上課內容;對一或者一對多地在線討論,包括學生與教師進行的桌面會議;同步或者不同步的學生之間的視頻會議和在線學習討論,實現學生之間的項目合作。
從上面的這些方面可以看出,在遠程教育中使用流式技術有著巨大意義,它不僅能夠有效傳播教育機構編著的教程,而且能夠接受來自學生方面對這些教程的反饋信息,為他們提供豐富的交互性環境。
參考文獻:
[1]王磊.論遠距離教學中的互動理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4(4):23-26。
[2]王心,沈琴.《流媒體技術與遠程教育的完美結合》[J].中國有線電視,2004(2):27。
[3]蔣成鳳,網絡學習者適應性的影響因素及其關系模型[J].開放學習,2005(1):19。
【基于流媒體技術的遠程交互學習模型論文】相關文章:
流媒體技術在遠程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5-03
基于信息交互的網絡教學模式探究論文05-03
基于模型的數字化定義技術04-28
基于網格技術的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研究04-28
基于Web的交互式數據庫查詢技術05-01
基于XML的產品主模型技術研究04-29
工科遠程職業教育培訓系統-基于遠程服務系統的遠程教育培訓模型04-28
基于互聯網絡的遠程教學評價模型04-30
基于熵權法的生態設計決策模型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