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權法草案熱點聚焦:住房使用權有望超過70年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如國企改革、土地管理、房屋拆遷、物業糾紛等,其實質無不涉及產權關系的明確、權利人財產權益的保護。而財產到底是誰的?財產主人有哪些權利?財產受到侵犯時怎么保護?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和確認,正是物權法的主要內容。隨著物權法草案全文于7月10日向社會公布,這部法律正日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所謂物權,是指人們對自己擁有的各種動產和不動產的支配權利。其主體包括一切自然人和法人,客體主要指動產和不動產。物權法要回答三個問題:一是物是誰的;二是對物享有什么權利,其他人負有什么義務;三是怎樣保護物權,侵害物權的人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勝明表示,這部法律的直接作用可以概括為:一是定分止爭,通過對物的歸屬的確認,加強對物權的保護,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二是促進物盡其用,物權法通過規范物權人有哪些權利,他人負有哪些義務,為權利人充分利用財產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環境,它鼓勵權利人創造財富、積累財富。因此,物權法是一部保障安居樂業的法,是一部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法。
拆遷、征地標準有了原則性規定
暴力征地、違法拆遷、補償不到位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數字顯示,近年來,有關拆遷、征地的上訪案件占了上訪總量的1/3.因此,拆遷、征地標準問題成為物權法草案中一個重點研究解決的內容。
為確保征地、拆遷中補償到位,草案增加了一些條款,細化了相關規定,以確保百姓利益不受損害。草案規定,國家保護私人的所有權。拆遷、征收私人的不動產,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補償;沒有國家規定的,應當給予合理補償,并保證被拆遷人、被征收人得到妥善安置。禁止以拆遷、征收等名義非法改變私人財產的權屬關系。違法拆遷、征收,造成私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草案還規定,征收承包期內的土地的,應當對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給予合理補償。征地的補償標準、安置辦法應當告知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土地補償費等費用的使用、分配辦法,應當依法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截留土地補償費等費用。
王勝明表示,物權法重點要研究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拆遷征地的前提條件。二是補償標準。從原則上講,應按照房屋的區域、位置以及面積和用途等,依照市場的評估價格來定價。三是拆遷、征地的程序。當前很多地方征地過程不透明、不規范,而征地補償費真正落實到位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明確業主權利 減少物業糾紛
對于城市居民而言,他們尤為關注草案中和住房相關的條款。一些居民表示,現在很多開發商慢慢地把綠地占用了,實際上影響了業主的權利。商品房住宅小區車位到底歸誰所有,也是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的一大矛盾焦點。居民小區經常發生的使用糾紛,大都起因于共有部分權利歸屬不明。為了更好地維護業主的合法權利,減少物業糾紛,物權法草案對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做出專章規定。
草案規定,小區內道路、綠地、物業管理用房等,除非是作為公共設施或者事先約定,原則上都歸全體業主共有。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商業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
[1] [2] [3]
【物權法草案熱點聚焦:住房使用權有望超過70年】相關文章:
2015考研英語閱讀真題:聚焦熱點04-29
關注·期待教育改革和發展熱點聚焦(上)04-26
草案04-30
物權法案例05-01
甘肅環保聚焦04-28
聚焦人生的詩句12-26
聚焦轉基因04-27
聚焦so的用法04-27
聚焦中國滑石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