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防范醫療糾紛的理性思考論文
內容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療糾紛涉及醫患雙方的權益、道德和法律責任問題,醫療糾紛的防范優為重要。防范醫療糾紛必須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完善教育和培訓制度,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增強醫務人員法律意識,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醫療機構還應加強服務質量監控,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制定防范、處理醫療糾紛的預案。
關 鍵 詞:醫療糾紛,防范,醫德醫風,教育
在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療糾紛很難完全杜絕,一旦形成醫療糾紛,會直接或間接地涉及醫患雙方的權益、道德和法律責任問題。因此,必須重視醫療糾紛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才是解決醫療糾紛的關鍵所在。
一、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
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即醫德,是醫務人員應具有的思想品質。高尚的職業道德,是防范醫療糾紛的基礎。這不僅僅因為醫務人員只有良好的醫德,才會自覺磨練意志,刻苦鉆研業務,從而具有精湛的醫療技術,同時,良好的醫德也是調節醫患關系、醫醫關系的杠桿和準則,是執行規章制度的基礎。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首先就應該樹立“救死扶傷、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滿腔熱忱、開拓進取、精益求精、樂于奉獻、文明行醫”的職業風尚。然而,在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下,一些醫療單位只注重追求經濟利益,放棄了對醫務人員醫德醫風的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在醫療單位中出現了諸如紅包、回扣、以物代藥以及亂收費等行業不正之風,一些醫務人員在對待病員的態度上出現冷、硬、頂、氣等現象。綜觀醫療糾紛的起因,幾乎每一起糾紛中都涉及到醫德醫風問題,有一些非醫源性糾紛,則純粹由醫德醫風問題引起,所以,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抵制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使醫務人員做到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應堅決制止紅包等不正之風的出現,嚴肅紀律,以法治醫。第二,醫療機構應把醫德教育和醫德醫風建設作為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認真貫徹《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建立醫德考核與評價制度,切實加強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樹立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敬業精神。第三,嚴禁個別醫務人員利用醫患關系挑撥離間,激化矛盾,撈取私利。第四,切實改善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在言語、行為和舉止上,講究文明禮貌,對待病員一視同仁,樹立“病人至上,廉潔行醫”的觀念。
二、加強法治教育,增強法律意識
市場經濟是法律經濟,增強醫務人員法律意識、明確醫患關系的法律地位及醫療糾紛的法律責任,對有效防范與處理醫療糾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嚴格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的同時,還必須遵守有關的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守有關的診療護理規范常規。規章制度是管理科學的結晶,各行各業都有規章制度,臨床醫療也不例外,而且因臨床工作的復雜多變,其規章制度更詳細、更全面。這對于保證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意義重大。
醫務人員要做到守法,必須先做到學法和知法。臨床醫療和法學是兩個專業性都比較強的學科,醫務人員懂醫不懂法,對相關的法律知識不甚了解,在日常工作中,法律意識淡漠,不嚴格按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進行檢查和治療,直至出現差錯,產生糾紛,才體會到法律意識的重要性。這就要求醫療機構對其醫務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的培訓和教育。對醫務人員的法制教育和培訓,要堅持法制宣傳教育和崗位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原則,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使其能夠做到嚴格依法執業,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保證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如查對制度是一項重要的醫療工作制度,認真執行查對制度,可以避免許多醫療過失行為,如給患者用錯藥物、錯治患者、錯誤輸血等。知法能夠使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保護患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為了防范醫療糾
[1] [2] [3] [4]
【防范醫療糾紛的理性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對幼兒園區角環境創設的理性思考論文04-27
對社會公平的理性思考04-26
關于與時俱進的理性思考04-29
對無限防衛的理性思考05-02
網絡道德的理性思考04-30
對綠色壁壘的理性思考04-30
關于教學懲罰的理性思考04-29
《昆曲精華》英譯的理性思考04-26
關于以德治國的理性思考04-27
培養科學的理性思維的思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