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教育”與“文學教育”
――馮鐘蕓先生訪談
自新時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正像2001年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所指出的,“我國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總體水平還不高,原有的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了深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改革,對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做出調整,構建符合素質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體系。
在《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改革設置的各項具體目標中,以下兩點引起了許多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工作者的關注:
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由此可以發現,新一輪的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語文課程改革,同1980年前后開始的語文教學改革相比,將會有“質”的不同。1980年前后,語文教學改革確實如火如荼、風起云涌,也確實戰果輝煌、成績顯著。例如涌現出許多優秀的語文教學專家,產生了許多有效的語文教學模式。但是,當時的教學改革基本上是教學方法的改革,而形式上無論怎樣花樣翻新,都很難給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教學帶來“質”的變化。新一輪的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語文課程改革,體現《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改革的就不僅是語文教學方法,更要改革語文課程結構和語文課程內容,最終使語文教學出現“質”的飛躍性變化。深層次的語文內容改革,顯然是更加艱難的。我們努力尋找同這次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改革有更多相似點的參照物,在諸多教學改革中,我們發現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漢語文學分科教學”。
“漢語文學分科教學”雖然僅僅試行了三個學期,但那次改革是語文內容改革,對現在的語文課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參照價值。因此,總結那個時候的經驗教訓應該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為此,筆者走訪了1955年中學“漢語文學分科教學”《文學》課本的編輯者之一,古典文學研究專家馮鐘蕓教授。從馮先生向筆者提第一個問題開始,即切入了語文教學的熱點問題,接著,馮先生饒有興味地談出了自己對于語文教學以及教師素質的一些看法。(以下馮鐘蕓先生簡稱馮,筆者簡稱蔡。)
[1] [2] [3]
【語文教育”與“文學教育”】相關文章:
文學教育雜志 《文學教育》雜志火熱征稿04-27
[高中語文]淺談文學教育與文學應試之矛盾04-30
語文學科教育思維訓練研究04-27
淺談文學教育與文學應試之矛盾04-30
文學教育雜志社04-27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04-29
語文學科教師教育計劃09-23
語文教育是美麗的教育04-29
關于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幾條建議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