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語文新課標 實現教學新突破
最近,我參加了關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聽取了專家講解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以及教師教學行為、學習方式和課堂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內容。我們學校是縣八個課程改革學校之一,為此我們如何抓住眼前的有利時機,作好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知識儲備的更新是非常有必要的,F將自已學習語文新的課程標準的一些所思所想作一體會。
從總體上看,語文課程標準的改革,在更新語文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改變語文教學孤立、封閉、僵化的局面,加強語言實踐,重視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等方面,都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學習。
一、 對教學目標來說,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不講素質講素養是因為素質是先天的,而素養是后天的培養,對我們教師來說,因著重于素養而非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貫穿修訂版“大綱”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要既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注重培養和提高包括品德修養、審美情趣、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等在內的人文素養。
在課堂教學中,要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要使學生受到課文的感染、熏陶,首先要教師全身心地投入。進而感染學生,使學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使學生從形象具體的材料中感受、體驗,從而同課文的作者產生共鳴。當然潛移默化、熏陶感染,最常用的方法是誦讀。只有反復誦讀,才能達到入情入境的目的。
二、 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
強化語言實踐,是修訂版“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突出強調的一個觀點!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語言實踐在閱讀教學中,主要是讀的實踐。要把讀貫穿于課堂的教學始終,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注意讓學生充分讀,而且注意發揮教師引導、指導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描述的情景上。那種形式上的指導,如用什么語調,哪個字讀得重一點、輕一點等,要大大減少。以課文《小珊迪》為例,由這幾個問題將學生的朗讀組織在一起。1、仔細體會課文中哪能些地方深深地打動了你,甚至使你有一種想哭的感覺?2、用自己體會到的感覺來讀一讀課文。3、讀到最后,讓你為之深深感動的是什么?4、小珊迪需不需要用錢?小珊迪的話又有什么特點?5、假設你是作者,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如何?請你將它寫下來。只要教師正確地進行指導、引導,同時注重引導學生體驗、感受,而內容不同,引導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那么,學生就能讀得聲情并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三、 對學習方式來說,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當前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又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列為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在課堂上或多或少要給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的權利,安排合作學習的環節。從學習方式改革的角度來看,我記得這個學期我們學校魏老師上了《環保作文》的自主作文課,她先用制作了一段地球的自述,消除學生的陌生感,激發了興趣,然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例,對地球想說些什么話,最后,布置本次習作的要求,即:不出題目,不限制體裁,可以寫童話、詩歌、調查報告、想象作文、散文……均可。而接下來的作文講評更是別具一格,教師當場給學生打分,學生之間互相打分,我記得其中有一個學生寫了一篇《太陽淚
[1] [2] [3]
【學習語文新課標 實現教學新突破】相關文章:
實現農村小康建設的新突破04-29
結構調整實現新突破04-30
實現電力發展的七個新突破04-29
努力實現地質找礦新突破04-26
科學找礦是實現新突破的重要保障04-30
抓住機遇 因勢利導 永嘉農機實現新突破04-26
抓住機遇 因勢利導 永嘉農機實現新突破05-01
新的突破作文09-22
學習新課標,走進新課堂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