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土文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袤的國土,民族文化豐富,區域特色鮮明,不同地區的鄉土文化有著不同的特征。因此,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必須要和這些自然資源相結合,教師需要努力地進行挖掘和借鑒,以期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情緒得以激發,能夠自主、主動的進行學習,人文主義素質和美學思想同時得到熏陶,而且也恰恰是新課標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若想豐富小學美術課堂,就必須要深入、科學、有效的對于鄉土資源進行挖掘和利用。
1鄉土文化教育的概念
所謂鄉土文化,簡而言之,即一個特定地域內各種文化的總稱,其中包括地域特點、自然環境、人文景觀、地名、地區歷史、社會情況、民間風情、名人特產、民間傳說、方言美食等內容。鄉土小學,具體而言,即富有鄉土文化,極具地區特點的小學產品,其誕生和特點和所處地位人們的生活、意識息息相關,具有小學美術教學和使用雙重價值。本地區歷史豐富,文化久遠,有著極為鮮明的民俗特色,值得我們去進行研究和教學,如剪紙、刺繡、泥塑等,而以方言、傳說等無具體載體的鄉土文化也值得我們進行研究。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藝術家工作室的發展也使得我們具備了進行鄉土小學美術教育活動開展的條件。
2進行鄉土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意義
通過長期以來的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筆者意識到,若想有效的利用自然資源為鄉土小學美術教學服務,就必須堅持就地取材的原則,利用巧妙地設計將小學美術教學和環境結合為一體,并且大膽創新,以強烈的色彩對比來表現感情的變化,創作亦不應受過多的約束,這些也都是小學美術發展史和現實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因素。如果有效的進行鄉土教育,不僅可以宣傳本地區域文化,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為地域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打下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應當立足于學校、學生、教師和本區域內的具體情況,合理、科學的選擇、改變和創造教學內容,使得小學美術教學和鄉土文化、自然產生緊密、和諧的共鳴。
3小學美術教學的載體應當選擇生活中的常見物品
以本鄉本土的媒材為載體,開發自然資源,從而使得教學和生活之間產生有效的聯合。因此,在設計和開發教學內容和課程時,應當充分的對于自然環境資源進行開發,并且和學生日常生活有關。例如,在素描教學時,應提前囑咐學生帶來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陶器制品,如罐、瓶、壺等,以及玉米、蘿卜、土豆等常見的土產品。這種方式不僅成本較低,而且可以使得學生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美,而且可以極大的刺激其學習積極性,利用常見的日用品和土產品來作為素描的教學,從而畫出富有美感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植物秸稈、粘土、樹根、玉米皮等極為常見,但是從小學美術教學的角度而言,卻是非常特色而又貼近生活的材料,值得進行開發和創造。因此,應當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利用這些較為特殊,卻又非常特殊的材料,進行創新和創造。在進行《樹枝創意造型》的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對于美的眼光和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勇于創新的品質。此外,應當注意對于學生藝術修養和生活品味的培養,并且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4小學美術教學應當以優秀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為載體
在我們身邊,有著極為豐富、美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極具地方特色,和鄉土小學文化有著極大的共同點,并且特點鮮明,生命力極強,不會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正因如此,作為一種藝術魅力和個性特點相結合,并且需要落于實踐的課程,鄉土小學必須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傳承本地文化,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鄉土小學美術教學絕對不能局限于課堂之中,而是應當走入社會,發掘當地優秀的鄉土文化。實踐中,筆者組織學生來到本地古文化街,進行寫生課的學習,這就可以確保學生可以直觀的進行感知和觀察,激發其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對小學學習的興趣。這種方式不僅教學效率極高,而且可以為學校的小學教育加入新的活力,開拓新的途徑。
5鄉土文化教育的價值
5.1鄉土文化要和其他學科相聯系: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鄉土文化,在促進小學美術課的學習時,對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是極大地促進,可以為學生美學思維的確立打下基礎。作為地方文化的一種載體,鄉土文化絕非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許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可以將龍燈、旱船、獅舞、二人轉等內容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并且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掌握小學美術知識的同時,擴展眼界,提高綜合素質。
5.2結合社會實際,以實踐來促進小學美術教學,促進學生實踐和探究能力的發展: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可以在課內外對于相應素材進行收集,加強學生美術學習的實踐機會,促進學生對美術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對于信息的收集、處理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自身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也可使學生盡早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實際情況,從而為其未來發展打下基礎。
5.3對于鄉土文化資源進行挖掘,以德育來豐富內涵:鄉土文化資源中有著非常豐富的德育內容,可以利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使其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我國鄉土文化中,有著極為豐富的德育內容,對此要進行有效的挖掘,尋找其中可以被小學教育利用的內容,以此為基礎開展多樣的活動,從根本上促進學生道德覺悟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總之,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深入、科學、有效的挖掘鄉土文化資源來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提高小學美術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康海燕.漫談小學美術課的教學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王亞非.合理運用多媒體提高小學美術課的教學效果[J].教育研究,2008,(07).
[3]曲陽路.小學美術課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教育,2012年第10期.
[4]李劍梅.小學美術課教學要符合生的年齡特點[J].貴州教育,2008,(07)[10].
【鄉土文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談研究性學習在鄉土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5-04
自主性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析論文05-02
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5-02
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5-04
淺談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的論文05-02
探究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的論文05-02
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想象所得04-30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寫字教學中的運用的論文04-27
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淺析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