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素質教育與美術教學中創新的定位論文
[摘要]素質就是知識加能力,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創新求變是美術發展的永恒主題。高校作為高素質藝術創新人才培養重地,應注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
[關鍵詞]素質教育 創新求變 美術創新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培養跨世紀人才、迎接新世紀挑戰的緊迫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徹底轉變思想和認識。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生。在現代美術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顯得尤為重要。正是有了創新,才使得我們今天的美術教育內容變得極其豐富且更具有挑戰性。
一、創新求變是美術發展的永恒主題
藝術從本質上說是創造革新的,藝術創新是藝術的生命之源,這是我們在美術教育本質中首先要接觸到的重要命題。藝術創造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生命之源,一切藝術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都來自于前人的總結。創作是在繼承借鑒前輩大師的優秀文化的同時做好消化的準備,力求融會貫通。藝術家的構思和塑造,都離不開創造性想象。藝術家常常強調的創造性或所謂原創性實際上是推動藝術發展的原動力。
二、美術創新對現代美術教育的啟示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創新精神是社會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全球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在現代美術教育中引發一場重大的革命。我國要復興民族、振興中華,必須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教育成為影響國民素質的關鍵所在,時代呼喚充滿創新精神的新型教育。回顧美術的發展歷程,我們從中發現,美術發展史就是美術創新史。美術創新對現代美術教育具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1. 現代美術教育應注重“創造”與“繼承”的關系
近年來,我們的藝術教育一直處于一種尷尬的處境,原先的教育模式(重技巧輕理論)逐步被打破,新的教育(創新)機制還有待于完善,在藝術教學、教研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這給從事藝術教育的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一段時間來,隨著藝術信息的廣泛交流,盡管我們所面臨的是林林總總的各種流派的教育模式,但是強調注重現代美術教育 “創造”與“繼承”的關系已經日益明朗。現代美術教育注重“創造”與“繼承”的關系,將有助于廣大藝術教育工作者擺脫尷尬的處境,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 編寫有地方特色的教材
加強美術課程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是課程改革的重點。義務教育要面向學生,課程應具有發展性,應加強課程內容的綜合性,淡化學科的界限,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學習,適應學生發展的不同需要。我國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導致教育水平極不平衡,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現代美術教育的課程結構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價值觀,依據多元智能理論規劃課程,在保證修完必修課程的前提下,準確把握綱要精神,編寫有代表地方鄉土氣息的教材,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拓展學生智能,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對地方藝術的熱愛。
3. 注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
時下,如火如荼的課程改革“席卷”神州大地,而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美術老師又處在“教改”前沿,理所當然的成為時代的“弄潮兒”。美術課程改革應倡導美術創新與繼承的精神,采取多種教育方法,重視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努力給學生提供一個最適宜創造性活動的環境,促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最終實現現代教育目標。
三、人類的思維是多元的,從而構成了我們的多元社會,我們不滿足于只培養單一修養的師資
人類需要的是發展,發展需要的是構想,構想需要的是創新。素質的核心是創新,創新的主要動力之一是想象力,賦予創新深刻思想內涵的是豐富的文化理論。但是,文化理論必須具有先進性、方向性和實踐性。
馬爾庫塞曾說過:“美學的向度,也就是依靠著美育,才能培養出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統一的,更高文明程度,更健全的人格與思維,個性高度發展的‘具有新質的歷史主體’。”作為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為主要功能的審美教育,已成為發展現代生產力的重要因素,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高校的藝術教育專業,在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僅要通過專業實踐教學,達到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更要通過大量的先進文化理論、審美理論、教育理論和藝術實踐類課程的教學實踐,達到對學生教研和賦予創新深刻內涵能力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具有真正審美和教研能力的美術師資。讓“教”復位,讓“美”普及,讓國人真正懂得美的內涵和社會意義,美術教育應該培養的是美術教育工作者,這才是美術教育的真正目標。
高校作為高素質藝術創新人才培養重地,要研究和健全美術教育的教學體系,加強美與美育的教育教學,盡快使下一代具備較強的審美鑒別和批判能力,不再陷入誤區。真正發揮出我們對其培養的創造力,能轉化為有效的先進生產力,這樣美才有市場,這樣的教育才能稱之為有效的教育,這是我們的義務。
因此,改革我國現有美術教育專業的教學體系迫在眉睫。然而,建立健全美術教育專業體系,僅靠美術教育家是不夠的。如果美術家只顧個人的藝術實踐,專營藝術的塔尖,不問美育普及實踐,是一個嚴重的失誤。可以說,真正的美術家不僅是一個畫家,而且是一個美育家;真正的美術教育家不僅是一個教師,更是一個美育學者和實踐者。沒有群眾基礎的藝術是沒有生命的藝術,就像一臺戲,既要有高水平的演員,還要有素質高的觀眾,我們既需要拔尖專業人才,更需要廣大的美術愛好者。從這一基點出發,我們的教學思維和方法,應當以多元化角度去實踐解決人性的需求,培養提升人的自動能力和自控能力,達到培養普及美育人才的要求,這樣才能有效促進知識經濟,以及促進這一階段性社會加快發展。大眾藝術教育,擔負著探索人生要義的使命,承擔著指導人生道路的責任,這是我們美術家和美術教師的責任。
四、美術作為藝術學科,確實需要提供較多的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但作為素質教育,卻又必須保證教學的基本
內容與質量,要求科學規范,不能有較大的隨意性
通過實施規范化、標準化、層次化,將對藝術素質教育學科進行一次全面深層的重新組織與建設:確定重點、基礎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確定教學的層次性結構,引入最新的藝術教學內容,組織規范的指導性教材編寫,制定參考書目,建立標準化題庫等等,使得藝術素質教育的實施有章可循、有材可教、有法可依,同時,這一系列工作也能夠幫助大多數專業藝術院校畢業的教師較順利地投入到普通藝術素質教學中,避免藝術素質教學專業化傾向。當藝術素質教育學科建設走上了規范、科學、健全之路,藝術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素質教育的作用,真正提高全體學生的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淺談普通高校藝術教育 》.
[2]《高校素質教育》.
[3]《高校文化素質教育中的普通藝術課程構建》.
【淺談素質教育與美術教學中創新的定位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外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論文04-30
美術教學中的結構素描淺談論文05-01
小學美術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論文05-02
淺談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4-28
淺談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4-30
淺談創新教學中的目標教學04-30
淺談教學中的體會論文04-27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5-02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4-30
淺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