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化學習數學困難生的心得論文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勞動者的素質,關系到社會的建設和發展。當前相當一部分初中學生學習數學感到比較困難,學習數學的興趣比較淡薄。學習數學困難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們是可以轉化的,有的還可能成為杰出人材。
【關鍵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教學方法、作業負擔、數學交流
初中階段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勞動者的素質,關系到社會的建設和發展。當前相當一部分初中學生學習數學感到比較困難,學習數學的興趣比較淡薄,學習數學的困難生約占四分之一,偏遠地區幾近三分之一。
學習數學困難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的因素,也有非智力的因素,且大部分學生是智力潛能未得到很好的開發,只要為他們創造開發潛能的條件,學習數學的困難生是可以轉化的,有的還可能成為杰出人材。世界著名數學家伽羅瓦在初中二年級時,數學成績平平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的數學教育理應為所有人,使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都能掌握現代社會中每個公民所必需的數學。
一、學習數學困難生的成因
我國的課堂教學受到較多的條件限制,例如教學時間、人數較多造成的學生差異較大等。學習數學的困難生的成因是復雜的,既有學生的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如學生的心理、生理、能力、學習方法是主觀原因,學校、社會不良文化與家庭影響等是客觀原因。
1.數學知識信息中斷,知識系統無序。數學知識強調一個系統性,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小學數學中的分數運算、應用題、一些簡單的面積公式等認識相當膚淺就進入初中,有數的觀念,但不能對數及其運算從具體的對象中抽象出來。沒有很好的完成從具體的數過渡到抽象字母表示數,沒有從小學階段應用題的算術法中解脫出來。在學生的頭腦中只有實實在在的數,如2、300等才是已知數,在初一代數中列方程解應用題就要求將所設的未知量視為已知量,還要用未知量表示已知量,南于沒有把事實上的末知量轉化為已知量,造成列方程解應用題學習的困難。
2.學生作業負擔過重。有些教師片面地認為,數學教學就是要多練,在教師的教學計劃和總結上也很容易看到把精講多練作為一個法寶,認為多練才能會,多練才能熟,無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不多練就不能奏效,甚至認為多練是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唯一途徑。粗略地統計,初中現行數學課本上的習題,初一近1600道,初二近1200道,初三近900道,平時教學中不補充課本以外的教師為數不多,到單元測驗、期本測驗時,教師還要編寫大量的數學補充題,有的每天要完成十多道題,成績好的學生要用一小時,中等學生要用近二個小時才能完成,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在題海中掙扎,疲于應付作業,弄得學生精疲力竭,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自我消化,解題規律沒有掌握,硬著頭皮接受,心理壓力過大,課外作業太多,相當一部分學生無法完成,只好抄襲,時間一長,造成學習的困難。
3.師生缺乏數學交流。“幾何難、代數繁”的觀念在學習數學的開始,就找到學習上不去的依據。學生作業做錯了,教師責怪學生上課不好好聽;更有甚者,學生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考試成績差,教師沒有從根本上去了解學生,而是以簡單的方法或訓斥代替教育,缺乏數學交流。大部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僅局限于“講”與“聽”,“布置”與“批改”的交流,而對學生的數學內部語言和內部信息卻了解甚少,而學生的內部信息與內部語言就是知識與能力之間的中介技能,中介技能不暢通,自我認識結構不完善,學習數學往往感到很困難。例如:化簡X:*X4+X2*X3=X5 +X5=X10=2X5過程顯然是錯誤的。在做X5 +X 5 =XIO時覺得不妥,便又改為2X5,雖然認識到“+”與“×”不同,但“+”的法則提不出來,于是只好用“×”的法則來進行,覺得不妥又改為2X5。解題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每天都出現,如果不與學生交流,便無法知道其知識的混亂所在,使錯誤一直延伸。
形成學習數學的因難生有教師、家庭、學生及學校四方面的因素,教師在授課時只面向少數尖子,使中間層聽不透,差生聽不懂也是造成學習困難的一種原因。困難生嚴重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必須盡最大努力改變學習數學困難生的狀況,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改變學習數學困難生的對策
1.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生思維過程穩定不足,缺乏周密的思考和理解,他們在課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或做小動作,課后作業不獨立思考,再加上小學學習慣于機械記憶,對教師依賴性強。科學的學習習慣可以彌補智力上的不足,對數和形抓不住關健和要點的學生,指導他們帶著問題去復習,及時糾正作業中的錯誤,然后在此基礎上,逐步過渡到先預習后復習,再作業的習慣。
教師要給學生展示揭示錯誤、排除錯誤的手段,使學生會識別錯誤、改正錯誤。要通過課堂提問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對學生的錯誤回答,要分析其原因,進行針對性講解,利用反面知識鞏固正面知識。課堂練習是發現學生錯誤的另一條途徑,出現問題,及時解決。總之,要通過課堂教學,不僅教會學生知識,而且要使學生學會識別對錯,知錯能改。
2.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查漏補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害怕學生出現解題錯誤,對錯誤采取嚴厲禁止的態度是司空見慣的。在這種懼怕心理支配下,教師只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結論,而不注重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害怕啟發學生進行討論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長此以往,學生只接受了正確的知識,但對錯誤的出現缺乏心理準備,看不出錯誤或看出錯誤但改不對。持這種態度的教師只關心學生用對知識而忽視學生會用知識。例如,在講有理數運算時,由于只注重得出正確的結果,強調運算法則、運算順序,而對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注意不夠,但后者對發展學生運算能力卻更為重要。總之,這種對待錯誤的態度會對教學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事實上,錯誤是正確的先導,成功的開始。學生所犯錯誤及其對錯誤的認識,是學生知識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困難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對新知識接受能力不強,久而久之就成了課堂上的“陪客”。教育家布盧姆把學生比作醫院里的病人時指出:一個醫生的責任不是在作出有利還是無利的診斷后就結束下來,還應當自問自己還能為病人的現狀做些什么。教師看待自己的困難生,也應該如此,教師應當把困難生在作業、試卷中基礎知識的錯誤,摘抄下來,從錯誤的檔案中發現問題,研究各自的知識缺漏,對困難生進行有針對的補缺,糾正有重點。
3.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方面,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學習,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掌握思考的方法,學會學數學。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知識的發生過程,培養數學創造能力,這就必須加強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特別是一些重要概念、方法、定理,變結果教學為數學活動的教學,讓學生從中領會構建數學模型的方法。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基指出:教師應該學會控制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活動。富有情趣、幽默:誘導的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途徑,各種教學方法都不同程度地有其獨特的優點,但最根本的是要善于運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方式,把學生的各種感覺和運動知覺都調動起來,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避免由于教學方法上的單調而引起學習的乏味和疲勞,使學生在每節課內都有較好的收益。
在講授例題時,應該要求學生按照“做一比一問”的方法學習。“做”就是自己先審題、分析、試著做題,目的是訓練自己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就是把的做法同教師的方法對比,找出問題所在;“問”就是提問題,把自己不太明白的知識、步驟、方法弄清楚。
4.1JO強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數學思想方法就是幫助構建解題思路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策略,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措施。整個初中數學教材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知識點,匯成了數學結構的兩條“河流”,一條是具體知識,另一條是數學思想方法。有了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知識就不再是孤立和零散的東西。初中數學課本共有二百一拾四節內容,蘊含了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內容,不但方法種類多,而且某些思想方法多次出現,主要的思想方法有:符號表示思想方法;換元思想方法;運用方程思想方法建立數學模型;四種命題等價與不等價思想方法。由于數學思想方法在課本是以隱藏的形式出現的,學生難以從課本中直接獲取,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結合數學知識,恰到好處地提出問題,提供數學素材,把數學知識溶入學生的思維活動中,在課后小結、單元小結與復習時要十分注意用數學思想方法來概括和聯系教材,整理出比較清晰的數學思想方法序列,形成數學思想系統。
轉化學習數學困難生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只有把教師、學生、家庭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才能使這一系統工程得到完成。
參考文獻
[1] 現代數學教學論 葉立軍,方均斌,林永偉
[2] 數學教學論(平)馬忠林廣西教育
[3] 新編數學教學論涂榮豹,王光明,寧連華編著
[4l 二十一世紀教育新概念全書 周宏
【轉化學習數學困難生的心得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困難生轉化淺談論文05-04
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論文05-02
后進生的轉化論文05-02
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對策論文05-02
困難生轉化工作總結11-23
困難生轉化工作總結04-29
試談轉化數學學習后進生的策略04-30
轉化后進生論文(精選5篇)06-14
淺談如何轉化后進生論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