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程序化教學在物理中的應用論文
當前的物理教學方法上有很多不足之處,譬如以下幾方面:①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枯燥。②教學手段、方式落后。③“一言堂”,課堂幾乎沒有實踐活動。僅憑老師在講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的。④學生對物理學科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
一、程序化教學法的產生、含義
(1)產生:新課程標準中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此種形勢,就需要借鑒其他好一點的教學方法的長處同時克服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因此就產生了一種較為優化的教學方法——程序化教學。
(2)含義:程序化教學,就是將學生所學比較復雜內容細化分解,把大問題分解成許多細小、簡單的問題,每一個小問題應當小到極其簡單的程度。物理在解決這些微小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樹立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程序化教學法的特點
(1)反饋性。可以隨時檢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熟練情況。
(2)實踐性。教師將大問題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可促進學生動腦、動手學學習。
(3)全面性。細化的每一個步驟都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書本知識。
(4)趣味性。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思考,要求教師通過物理實驗或者展示物理規律的發生過程,甚至最好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這樣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主體性。學生是主體,學生參與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
(6)可操作性。問題被分解成多個步驟,針對每一個小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
三、程序教學法的模式及應用
(1)模式。①程序化概念式。在物理概念教學中采用程序教學。如,在學習動能時,引入動能概念的時候,不是直接給出物理公式和概念,而是設計一個物理情景引入概念加深理解。②多媒體課件展示式。這種模式的教學需要教師把要講的內容做成課件,在多媒體教室授課,授課時按教師已編好的程序進行教學。③程序化自學式。該教學模式是將教材及要講授的內容編寫成能引導學生自學的程序化教材。把教學內容分解為很多個小步驟,每一個小步驟都給學生提出一些相關問題來啟發學生思考。④程序化實驗式。物理實驗是培養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物理實驗有利于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培訓,調動學生實踐操作的積極性,物理實驗能力包括實驗設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實驗觀測能力和實驗數據處理能力。程序化實驗式教學能培養學生以上這四種能力。
(2)應用。①在物理現象教學中采用程序教學。例如,在學習曲線運動的條件時,教師先要求學生回憶和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曲線運動現象,然后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②在物理概念教學中采用程序教學。例如在學習動能概念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實際物理情景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概念。
實驗描述:小球A從斜面→靜止滑下,到達平面將靜止的木塊B撞走了一段距離。
分析:提問:A為什么能將B撞走?
回答:A對B做了功?
提問:A對B做功說明A具有能量對吧?那么A怎么具有能量的呢?A是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我們就把這種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四、總結
程序化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有其局限性。由于程序化教學細分為很多步驟,每一個步驟可能會對部分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有限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創造性與創新性的發展。并且程序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也很高,勢必會使得教師的工作量加大,但有時由于師資力量的限制,程序化教學也不能更好地發展和開拓。
參考文獻:
[1]張 丹.程序化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刊),2015(3).
[2]陳紀華.高中物理教學中以程序化教學提升學生解題能力[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13).
【程序化教學在物理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論文11-03
思維轉化在物理概念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5
類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3
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應用論文05-04
探究性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4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3
多媒體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3
課堂提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5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02
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