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湮”確是錯誤了,以后應該用“導”
“湮”確是錯誤了,以后應該用“導” ——引談導師的素質 據古書記載:上古時代“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鯀(禹之父)奉堯命治水九年不成,被舜殺于羽……在這樣一個受壓抑的時代,禹繼父業。在治水期間發揮其潛智,大膽革新父輩治水的成法,并且一語驚四座,斬釘截鐵地說;“湮確是錯誤了,以后應該用導……” 此話現代漢語可譯為:“填塞終究不對,以后應該用疏通的方法。”在被敢為人先的大禹精神所折服的同時,也憶起余秋雨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古今之事皆有相通或類似之處,治水尚如此,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教學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最新頒布的新課程標準,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師生關系,那么,如何導?怎樣導?則是影響教學效果好與壞的關健。因此,其自身素質的好壞與否就至關重要。教師的“一桶水”理論便是很好的說明。針對目前教師教學的現狀,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師修養等方面談談教師素質的培養。 一、更新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觀念,樹立教師新“尊嚴”,新形象。 學習化社會呼吁教師要有一種開放性人生態勢,做為導師通應該保持一種自我本身也“待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的心態。這不僅僅是為了不斷學習。吸收新知識,更是為了保持一種與學生平等開放的學習心態,真誠接納學習,教學相長。 在一本集子里看到一篇小學生的課堂體會,文中反映的是上數學課時,學生質疑,教師答疑的片斷: 生:為什么兩條平行線不相交? 師:兩條平行線怎么可能相交?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生:那么為什么不相交呢? 師:書上是這樣寫的,你就這樣記……,怎么這么結根。 顯然,這位教師僅用自身的威嚴對學生進行強制性解惑,學生只能充當受動者,在這種不平等的人格交往中很難有真正的對話交流、相互溝通,同時教師為了維護自身的尊嚴,常常不得不在學生面前把真正的自我隱藏起來,造成人格的雙重性。于是,往往會出現如上例中權威式的“填塞”,造成學習主體地位喪失,學習無法獲得尊重,師生關第緊張!更談何引導、啟發,談什么傳道授業解惑。 因此,作為導師首先應充分保證學生質疑,問難,表達意愿,答問的平等話語權;相互尊重,包容,互相接納,真誠對話;改“威嚴”成“威信”,創建新型教師形象,樹立與學生平等人格的教師“尊嚴”。 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今天,“導師應該記住,你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知道的東西全部都教給學生,而是使學習學生愛好知識,尊重知識,使學習采用正當的方法去求知改進自己。”(洛克)可見,方法的傳授比知識本身更重要,正如,要理解一部《紅樓夢》,我們可以從民俗學,社會學、語言學等多方面來聯系理解,這里的“聯系”就是一種方法,一旦掌握了好的方法,那便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往往比單純的記憶更有效,認識的角度更新,更深刻。何樂而不為? 知識的更新加快,意味著教師根本就不可能成為知識的代言人,學生學習知識更多地向學會學習轉換,這樣就要求教師,“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禮記學記》),那么在方法的探索上,可以借鑒以下三種境界: 1、“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提綱挈領) 2、“衣帶漸寬朱顏改,為伊消得人憔悴”(勤奮 刻苦)[1] [2]
【“湮”確是錯誤了,以后應該用“導”】相關文章:
湮沈04-29
湮圮04-29
學步車,該用還是不該用?05-02
我又犯錯誤了作文04-28
在校高校生創業不要誤了學業04-28
別讓手機耽誤了作文450字04-29
表達犯錯誤了的說說(精選260句)05-18
朋友,前進的路上該用什么標點作文05-01
學校錯時錯峰方案03-20
對與錯作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