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閱讀教學的提問設計和思維訓練
[作者] 王官旺
[內容]
提要 語文課文閱讀教學與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科學設計和對教學對象的認知結構的了解程度關系極大。學生的思維訓練及其能力的培養是以其認知結構為起點的課文教學的提問設計的水平決定的。本文提出了提問設計和思維訓練必須遵循的三個原則:教學相統一的原則;整體感知和局部破讀相統一的原則;閱讀和寫作相統一的原則。關鍵詞 課文閱讀教學 提問設計 思維訓練語文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循序漸進而形成的。課堂教學的質量意識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科學設計和對教學對象認知結構的了解程度。因為學習者的認知結構直接對課堂教學質量產生制約作用。奧蘇伯爾在其所著《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心理學》一書的扉頁上寫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①教學的目的固然是傳授新知識,但是新知識只能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扎根,任何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都是低效的、乃至無效的。因此,了解學生是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學生的前提。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牽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
提問設計是根據學生認知水平而進行的一種思維訓練形式。它使得學生個體在圍繞教師的提問設計,利用師生語言交流而形成的良好氛圍中不斷地糾正、豐富、完善自己對問題的判斷、推理、分析。而思維訓練是通過教師的提問設計來實現的。雖然如此,但是提問設計是主體對客體的預測,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它是處于一種不斷變化、不斷調整的狀態。有時設計的問題難度大,學生不易回答,課堂思維氣氛不活躍,達不到思維訓練的目的;有時設計的問題太簡單,學生感到太容易了,因此思維訓練的難度不夠。由此可見,思維訓練的質取決于提問設計的質。
教師在課文閱讀教學中要把握好提問設計的質必須遵循三個原則,即教學統一的原則;整體感知和局部破讀相統一的原則;閱讀和寫作相統一的原則。
一、教與學相統一的原則學習知識本是叫人聰明善辯,叫人能干有為,但如果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使學生產生了厭惡心情,那就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因此葉圣陶先生講:“教師之為教,不在于全盤授與,而在于相機誘導。”②教師的教學設計目的,就是體現一種語文能力的培養和形成,就是使學生已有的對知識的感知、理解、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能力得以發展,解決閱讀情境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障礙。愛因斯坦認為:“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③因此,課堂教學的提問設計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其作用。如學習形聲字時,應把漢字的表義功能和形聲字結合起來教學,讓學生分析部首的本義和漢字意義上的源緣關系,再在語境中揣摩其意。如:“他蹣跚地走著。”“蹣跚”是什么意思
[1] [2] [3] [4]
【課文閱讀教學的提問設計和思維訓練】相關文章:
創新思維與創造思維訓練05-02
思維訓練學習總結(十二)04-26
思維訓練課作文11-19
思維訓練學習總結(一)04-26
思維訓練學習總結(四)04-26
口譯信息處理機制和思維訓練方法05-02
簡析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問的藝術04-30
利用提問技巧訓練英語閱讀技能04-29
《想和做》課文教案設計04-27
淺談教學中的創造思維訓練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