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教學低效探因及對策
[作者] 廣東汪國軍
[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本)對文言文的教學要求是:“讀文言課文,要了解內容,能順暢的朗讀,背誦一些基本課文。”要求降低了,篇目也減少了。近兩年我省中考內容限于課本基本篇目,體現了《大綱》精神,從道理上講,應該有相當理想的成績,但結果相反,很出乎意外,請看下表:
1997年韶關市語文中考“古文閱讀”部分抽樣統計表〈全題共10分〉單位名稱 抽樣 平均 合格率 優秀率 最高 最低
人數 分 分 分韶關市直各中學 386 5.1 43.2% 8.8% 9.5 0
市十一中學 82 5.86 51.27% 13.42% 9 3
(上述數據來源于韶關市教研室和十一中教務處)
從試卷上反映出了初中文言文教學低效。這讓人費解,更讓人思考。為此,筆者深入課堂教學實際,總結出造成文言文教學“少慢差費”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考試“指揮棒”的作用。《大綱》中降低了難度, 教材作了“低調”處理,考試中文言文占比分不大,如下表:項目 年份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20分制) (150分制) (150分制)考 分 14分 18分 &nbs
[1] [2] [3] [4]
【文言文教學低效探因及對策】相關文章:
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與對策的論文_04-27
作文講評課低效原因及對策探究04-29
漢譯語言變異探因05-02
中學生考場作文低效成因與對策論文04-27
中國彌勒信仰探因論文摘要04-29
冷與寒詞義變遷的認知探因考察04-26
公司治理結構多樣性探因04-28
人因失誤分析及控制對策05-03
人因失誤分析及控制對策04-26
西方邏輯發展的特點及其文化探因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