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思品論文]加強教學研究,探索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規律
思想品德學科是實施小學德育的主要途徑,對引導學生從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起著奠基作用。幾年來,我縣做了一些具體工作,下面從教學質量的科學管理、教學常規的實施、擴大思想品德課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空間等三個方面談一下我們是如何加強教學研究,探索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規律的。
一、加強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的科學管理
通過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踐,我們認識到,建立全面的教學質量管理系統,制定和完善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實行嚴格的教學質量管理,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的做法是:
(一)引導教師正確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每學期開學前,我們都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思想品德教學大綱》,按課文內容找出所教年級的教學要點,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制定出學期教學總目標和每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包括基礎知識、能力培養、道德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培養等方面的要求。
(二)抓好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的全程管理。當前思想品德課教學管理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重視觀摩課、評優課的課堂教學的研討,忽視平時教學的全程管理。我們認為,評優、觀摩課只是使教師獲得學習機會,加強師資培訓的一個方面,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但這種做法很難達到大面積提高思品課的教學質量。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的管理,應把重點放在直接影響教與學質量各個環節的全程管理上,使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
1.抓備課。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做到“心中有大綱,手中有教材,目中有學生”。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鉆研大綱和教材,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并根據所教學生的思想實際,確定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教學結構,選擇好適當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法,在提高教學的實效上下功夫;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和板書,問題要注意思想性、針對性、啟發性、實踐性。各基層學校在抓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加強集體備課,進一步提高了備課質量。
2.抓好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中心環節,我們要求教師必須做到:
(1)教學目標要全面,要有“知、情、意、行”四方面的具體要求。
(2)教學中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深入淺出。
(3)要有適當的難度和密度,啟發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維、討論和練習等活動。
(4)要嚴密組織教與學的思路和過程,重視課堂教學信息的多向反饋信息,又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情緒學習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反饋信息。要求教師重視培養提高學生利用反饋信息進行自我批評、自我調節的能力。
3.抓好課內外結合。班級授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課后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接觸了解社會,鼓勵學生面對現實生活,把看到的一些社會現象引進課堂或班會、晨會等課中去討論,讓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再引導他們去分析、判斷、評價,實事求是地做出結論。這樣使學生感到了思想品德教學的真實
[1] [2] [3]
【[思品論文]加強教學研究,探索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規律】相關文章:
探索學生工作規律加強學生工作時效性的論文04-27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研究探索的論文04-27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論文04-28
如何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論文04-28
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探究論文04-27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新型教學方式論文04-27
教學研究論文12-13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的論文04-27
品德課,品生活,品味道的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