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峽水庫壩前段蓄水前后橈足類種類組成的變化
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區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壩前茅坪至歸州的西陵峽段由激流型河流生態系統演變為相對靜水的水庫型生態系統.橈足類是河流、湖泊、水庫中重要的浮游動物類群,在水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浮游動物的研究中備受重視[1-7].20世紀50年代三峽水庫論證時也曾對其淹沒區小水體的橈足類進行過調查,并對建庫后的橈足類的種類組成進行了預測,但當時在未成庫區干流中沒有采集到橈足類[8].作者對三峽水庫蓄水前后壩前段(茅坪至歸州)的橈足類進行研究,以期為三峽水庫水生態系統中橈足類的演替、水環境管理、第二和第三階段蓄水后橈足類的研究以及三峽水庫漁業資源的利用提供基礎.
葉麟,蔡慶華,YE Lin,CAI Qing-Hua(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430072)
刊 名: 水生生物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6 30(1) 分類號: Q178.51 關鍵詞: 橈足類 種類組成 三峽水庫【三峽水庫壩前段蓄水前后橈足類種類組成的變化】相關文章:
三峽壩區二次蓄水前后的局部重力場變化04-26
小浪底水庫蓄水前后庫區霧日變化特征04-27
三峽水庫初期蓄水前后衛星影像對比圖04-27
三峽水庫四期試驗性蓄水前后嘉陵江飲用水源水質變化規律分析04-26
三峽水庫蓄水初期水生態環境特征分析04-25
三峽庫區巫山段175m試驗性蓄水前后水質時空分布變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