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西北部沙棘群落優勢種群生態位研究
采用Shannon-Wiener指數和Petraitis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沙棘群落25個優勢種群的生態位寬度和生態位重疊.認為生態位最寬的是沙棘和鐵桿蒿(分別為3.4607和3.2480),對環境具有廣泛的適應性;生態位最窄的是胡枝子和美薔薇(分別為0.1536和0.2134),對資源的利用有較強的選擇性.沙棘和鐵桿蒿之間重疊值最大(SO=0.818),沙棘和鐵桿蒿在其它種群上的特定重疊遠遠小于其它種群在沙棘和鐵桿蒿上的特定重疊.生態位特定重疊的大小與種群在群落中所占據的地位、生態學特性、種群分布情況都密切相關.25個優勢種群之間不存在完全普遍重疊,主要是由于它們的生態學特性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同所致.
上官鐵梁,SHANGGUAN Tie-liang(山西大學,黃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張秋華,ZHANG Qiu-hua(山西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6 29(2) 分類號: Q948 關鍵詞: 沙棘群落 生態位寬度 生態位重疊 生態解釋【山西北部沙棘群落優勢種群生態位研究】相關文章:
山西桑干河流域濕地植被優勢種群生態位分析04-26
閩江口以南近海底棲生物群落生態研究04-26
寧夏鹽池人工封育草原植物生態位研究04-27
北京北部山區小水體生態評價指標篩選04-26
香樟群落生物多樣性研究04-26
陜北黃土丘陵區撂荒演替生態位研究04-27
滇池輪蟲群落的物種組成、時空分布研究04-26
梨二叉蚜及其天敵類群時空生態位研究04-27
滇池人工濕地的植物群落學特征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