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黑龍江野生蓮遺傳多樣性及其地理式樣
用RAPD和ISSR兩種分子標記方法對黑龍江省的47份野生蓮、俄羅斯興安斯克保護區的2份野生蓮和中國其他省份的27份栽培蓮進行遺傳多樣性研究. 20條RAPD引物共擴增出113個位點,多態位點占71.68%,期望雜合度0.1583. 野生蓮的多態位點占50.44%,期望雜合度0.1241; 栽培蓮的多態位點占53.98%,期望雜合度0.1651. 16條ISSR引物擴增出90個位點,多態位點占41.11%,期望雜合度0.0851. 野生蓮的多態位點占28.89%,期望雜合度0.0661; 栽培蓮的多態位點占32.22%,期望雜合度0.0963. 野生蓮中,烏蘇里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流域之間的遺傳分化很小,流域之間的遺傳方差僅占21.68% (RAPD,Gst = 0.1312)和15.11% (ISSR,Gst = 0.1352). 在所有的遺傳變異中,野生型和栽培型之內的遺傳方差占73.25% (RAPD)和81.11% (ISSR),野生型和栽培型之間的遺傳方差占19.17% (RAPD)和13.17% (ISSR),而3個野生流域群和1個栽培群之間的遺傳方差僅占7.58% (RAPD)和5.72% (ISSR). NJ分析表明,黑龍江省的野生蓮與其他地方的栽培蓮有明顯的分化. 在野生蓮中,松花江中游地區的野生蓮可能是黑龍江野生蓮的殘遺中心,由松花江中游向下游地區和黑龍江與烏蘇里江流域擴散. 從黑龍江野生蓮比較低的遺傳多樣性判斷,野生蓮經歷了瓶頸效應、建立者效應和再生效應(rebirth effect). 鑒于蓮的古老性、遺傳變異的稀少及其在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地位,建議全面保護非常寶貴的黑龍江野生蓮資源,尤其是有可能為起源地的松花江中游地區的野生蓮棲息地.
卓麗環(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哈爾濱,150040)
周世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93)
刊 名: 科學通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2006 51(3) 分類號: Q94 關鍵詞: 蓮 RAPD ISSR 遺傳多樣性 地理式樣 再生效應【黑龍江野生蓮遺傳多樣性及其地理式樣】相關文章:
蓮品種資源的SRAP遺傳多樣性分析04-26
蓮科系統學和遺傳多樣性研究現狀04-29
枇杷種質資源坐果的遺傳多樣性及其相關分析04-26
基于遺傳多樣性和空間遺傳結構的野生大豆居群采樣策略04-29
胡枝子屬野生居群遺傳多樣性的等位酶分析04-27
明黨參的遺傳多樣性研究04-25
地黃品種遺傳多樣性RAPD分析04-27
光裸星蟲遺傳多樣性的RAPD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