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光肩星天牛對4種不同槭樹科寄主植物的選擇機制
用動態頂空采集法、TCT-GC-MS分析鑒定了復葉槭、五角楓、華北五角楓、挪威槭等4種槭樹科植物揮發物的種類和相對含量,測定結果顯示:4種植物的化學指紋圖譜明顯不同."Y"型嗅覺行為測定結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揮發物對光肩星天牛的引誘效果不同:復葉槭對光肩星天牛的引誘效果最好,其次為五角楓,均達到了差異顯著的程度,華北五角楓對光肩星天牛有引誘作用,但未達到顯著程度,挪威槭對光肩星天牛既無引誘作用又無驅避作用.數據分析發現,五角楓、華北五角楓和挪威槭較復葉槭引誘作用差的原因可能與五角楓、華北五角楓中含有對光肩星天牛的驅避組分羅勒烯和反-2-己烯醇、挪威槭中含有對光肩星天牛的驅避組分(E)-1-戊烯-3-醇、反-2-己烯醇和trans-香葉基丙酮有關;在4種植物中醇類化合物、酮類和醛類化合物相對含量的排列順序與植物的抗性順序相同,而烷烴類和酯類化合物含量的排列順序與植物的抗性順序相反;復葉槭咬食程度輕的原因可能與其葉表面具有較少的表皮毛有關.
金幼菊,陳華君,武曉穎,JIN You-Ju,CHEN Hua-Jun,WU Xiao-Ying(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技術學院,北京,100083)
刊 名: 生態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6 26(3) 分類號: Q948 關鍵詞: 寄主植物 寄主選擇 揮發物 光肩星天牛 行為反應【光肩星天牛對4種不同槭樹科寄主植物的選擇機制】相關文章:
光肩星天牛幼蟲空間分布型的研究04-30
銹色粒肩天牛防治技術04-27
扁角天牛屬研究及一新種記述(鞘翅目,天牛科,鋸天牛亞科)04-30
銹色粒肩天牛的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方法04-28
從科層到網絡:流域治理機制創新的路徑選擇04-26
深圳槭--中國槭樹科一新種04-30
江蘇省槭樹科植物的利用現狀與發展建議04-27
天牛的作文02-26
發展循環經濟的調控機制及路徑選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