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龍門山構造帶中段實測剖面的古應力恢復
龍門山逆沖構造帶由茂汶斷裂帶、北川-映秀斷裂帶和安縣-灌縣斷裂帶及其間夾塊組成,這一NE向構造帶印支期以來遭受了多期構造活動,形成了川西前陸盆地的多套粗碎屑巖記錄.本文大致垂直主構造線走向,沿都江堰至耿達剖面進行了斷裂滑動分析和古應力恢復.通過9個觀測點12組斷裂數據的古應力反演,并結合區域熱年代學研究成果,獲得了龍門山構造帶三條主要斷裂活動階段的認識,包括早期NNW向區域擠壓、中期SEE向區域擠壓、以及晚期NNE、NNW兩個方向區域擠壓,推測它們依次與秦嶺晚造山擠壓(T3)、江南隆起擠壓與青藏構造域聯合(K1)及青藏構造域為主體(K2以來)的區域構造控制有關.
作 者: 吳建勛 周祖翼 許長海 郭彤樓 WU Jian-xun ZHOU Zu-yi XU Chang-hai GUO Tong-lou 作者單位: 吳建勛,周祖翼,許長海,WU Jian-xun,ZHOU Zu-yi,XU Chang-hai(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200092)郭彤樓,GUO Tong-lou(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開發分公司,成都,610041)
刊 名: 華南地質與礦產 英文刊名: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SOUTH CHINA 年,卷(期): 2009 ""(2) 分類號: P548.71 關鍵詞: 斷裂滑動分析 古應力重建 三期主構造 龍門山構造帶【龍門山構造帶中段實測剖面的古應力恢復】相關文章:
喜馬拉雅造山帶中段核部雜巖中基性麻粒巖的發現及構造意義04-27
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大地構造框架04-26
延懷盆地活動斷裂運動與現代構造應力場04-27
構造極坐標中Airy應力函數的觀察法04-26
金屬材料在應力空間中理想斷裂面的探索04-26
峒山鐵礦床礦石的結構構造特征04-27
帶山字的詩句11-11
預應力混凝土路面的優缺點及設計分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