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亞洲主要河流的沉積地球化學示蹤研究進展
發源于喜馬拉雅-青藏高原的亞洲幾條大河的河流地球化學研究揭示了高原隆升、流域風化剝蝕、大氣CO2消耗和亞洲季風氣候變化之間的耦合關系.研究認為南亞主要河流流域的化學風化對全球大氣CO2消耗和海洋化學通量變化貢獻較大,河流沉積地球化學研究反映的高原階段性隆升過程、流域剝蝕速率以及亞洲季風演化信息也明顯比東亞主要河流的記錄清晰;尤其是最近幾年運用河流碎屑單礦物化學和年代學方法來示蹤流域構造演化、沉積物從源到匯過程以及河流演化歷史等,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比較而言,我國的河流在元素地球化學和水化學組成方面雖然開展了大量基礎研究工作,但目前急需進一步提煉科學目標,與國際性的研究計劃結合,綜合多學科的研究力量,在研究思路和關鍵方法上需要突破和深入,加強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長江更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和研究平臺,來開展深入的沉積地球化學示蹤研究.
【亞洲主要河流的沉積地球化學示蹤研究進展】相關文章:
土壤與河流中沉積物的分析04-25
湖泊沉積物中磷釋放的研究進展04-27
河流水污染定量研究進展04-27
河流生態需水量研究進展04-27
熒光示蹤分析法測定酸化液中酸濃度04-26
高放廢物地質處置的地球化學屏障研究進展04-26
南黃海沉積物中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學行為04-27
穩定氮同位素在環境污染示蹤中的應用進展04-25
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綜合治理研究進展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