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ADP-XR和OBS-3A的潮灘水文泥沙過程研究以膠州灣北部紅島潮灘為例
于2004年8月17~24日在膠州灣北部紅島潮灘上用OBS-3A和ADP-XR觀測了水深、濁度、水平和垂直流速、回聲強度、波浪、鹽度、水溫等水文泥沙要素,同時采集了懸沙和底沙樣品作粒度分析.結果和結論為:(1)潮流動力較弱,表層和近底層最大流速分別只有31和26 cm/s;(2)弱潮流動力導致潮周期大部分時間的懸沙濃度小于30 mg/dm3,但淺水階段近底懸沙濃度為100~1 000 mg/dm3;淺水階段的短暫高懸浮泥沙濃度和其余長淹沒時段的低懸沙濃度共同構成懸沙濃度的"U"形潮周期過程線;(3)懸沙濃度的垂直成層分布主要發生在潮周期的深水階段和平靜天氣;(4)由于潮流弱和風浪的干擾,懸沙濃度未呈現大小潮周期的變化規律;(5)水體鹽度為23.6~29.5;(6)淹沒期的溫度(21.4~28.6℃)比出露期的(19.3~30.9℃)穩定,溫度極高值出現在午后出露期,而極低值出現在凌晨出露期;(7)"淺水效應"是弱動力潮灘泥沙運動的重要特點.
【基于ADP-XR和OBS-3A的潮灘水文泥沙過程研究以膠州灣北部紅島潮灘】相關文章:
潮灘沉積記錄正演模擬初探04-26
河口潮灘沉積物磷的季節性累積和生物有效性04-25
膠州灣水域有機農藥HCH的分布和稀釋過程04-26
長江口濱岸潮灘底棲動物泥螺受鋅污染的急性毒理試驗研究04-26
長江口潮灘大型底棲動物對重金屬的累積特征04-26
閩江北支水道水文、泥沙特征分析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