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太行山-大興安嶺東麓晚中生代堿性侵入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
太行山-大興安嶺東麓晚中生代堿性侵入巖帶由20余個堿性巖體組成,南北縱跨華北克拉通和興蒙海西造山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具有十分獨特的地質意義.本文通過分布于不同大地構造單元的7個典型堿性巖體中各類堿性巖的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和綜合研究,首次系統地討論了該堿性巖帶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時空分布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對該帶堿性巖形成的大地構造環境、巖漿物質來源性質和深度的變化規律等重大地質問題開展了較全面的新探討.分布于不同的大地構造單元的堿性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具有非常明顯的差別,但呈現一定的空間變化規律:均屬于鋁過飽和的酸性巖類,以富堿高鉀,貧鈣、鐵、鎂為特征.空間上由南至北,巖石酸度呈增高的趨勢,堿度隨酸度增高而增高,而Al、Ca、Fe和Mg含量則呈降低的變化趨勢.華北克拉通區堿性巖輕、重稀土分餾作用明顯,但太行山南段巖石基本上無銪異常,而北段則以明顯的銪負異常為特征,高Sr、Ba,貧Rb,普遍虧損高場強元素Nb、Ta、Zr、Hf;而興蒙海西造山帶內巖石稀土配分曲線呈特征的V字型,顯示出較弱的輕、重稀土分餾作用和顯著銪負異常;以貧Sr、Ba,高Rb,富集高場強元素為特征.由此推斷,華北克拉通堿性巖漿來源可能與富集地幔物質關系密切,源區較深,而興蒙造山帶內巖漿來源則與富集地幔物質關系不大,源區相對較淺,該帶堿性巖巖漿源區深度由南至北逐漸由深而淺.此外,認為該帶堿性巖均形成于拉張環境.可能屬于A1型花崗巖,形成于非造山板內裂谷或熱點地幔柱環境.
閻國翰,許保良,王關玉,牟保磊,趙永超,YAN Guohan,XU Baoliang,WANG Guanyu,MU Baolei,ZHAO Yongchao(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100871)
刊 名: 地球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ACTA GEOSCIENTIA SINICA 年,卷(期): 2006 27(5) 分類號: P5 關鍵詞: 巖石地球化學特征 堿性侵入巖 晚中生代 太行山-大興安嶺東麓【太行山-大興安嶺東麓晚中生代堿性侵入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相關文章:
魯東青山組中性火山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巖石成因和地質意義04-27
魯西地區中生代侵入巖期次劃分04-27
武夷山新元古代蛇綠混雜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04-26
四川冕寧木洛稀土礦床含礦巖體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造意義04-26
康定折多山花崗巖巖石學特征及其構造意義04-27
干侵入強度指數的表征及其物理意義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