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次暴雨天氣過程的物理量分析
對2002年發生在閩東的一次暴雨天氣過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螺旋度和對流有效位能對暴雨的預報有指示意義,暴雨產生在低層正螺旋度中心與高層負螺旋度中心相配合和中低層有不穩定能量儲存的高能區.在暴雨強盛期,螺旋度呈中低層正值,高層負值的上下配置,最大值位于700hPa.對流有效位能大值區與暴雨中心相對應,對流有效位能的時空變化能較好地反映暴雨的時空演變特征.利用中尺度數值模式輸出的結果對不穩定能量場進行分析表明,位勢不穩定能量的釋放是暴雨產生發展的可能機制之一.
壽紹文,沈新勇,Shou Shaowen,Shen Xinyo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系,210044)
刊 名: 氣象 ISTIC PKU 英文刊名: METEOROLOGICAL MONTHLY 年,卷(期): 2006 32(1) 分類號: P4 關鍵詞: 暴雨 螺旋度 對流有效位能 位勢不穩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