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民社會的政治超越
20世紀以來,市民社會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即從近代主要從經濟角度規定市民社會,轉變為當代主要從社會聯系和文化的角度規定市民社會;由近代把市民社會看作主要是物質交往領域,轉變為當代把它主要看作是一個自治的民間社團及其活動所構成的公共領域.這種轉變擴大了市民社會的外延,使得人們產生這樣的誤解,即市民社會是不可超越的.這種誤解在一定程度上為個人主義及各種腐敗現象提供了輿論環境,從而導致了社會經濟生活領域的混亂和無序.實際上,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內在地包含著關于市民社會的政治超越學說.他在批判舊唯物主義和創立新唯物主義的過程中,科學的區分了它們各自產生的基礎.
作 者: 胡瀟 陳明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哲學系,湖南,長沙,410081 刊 名: 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NANTO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004 20(2) 分類號: A811.64 關鍵詞: 市民社會 政治國家 社會解放 政治解放 人類解放【市民社會的政治超越】相關文章:
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對立--潘恩《常識》中的市民社會思想解讀04-27
對黑格爾市民社會理論的超越-馬克思唯物史觀形成的一種考察04-30
論非道德主義的政治倫理--馬克思對政治現代性的批判與超越04-26
哈貝馬斯市民社會理論評析04-29
試論當代中國市民社會的倫理精神04-26
市民社會視域中的公民道德建設04-29
論中產階層與市民社會的內在關聯與歷史演變04-26
盤龍區城市民族工作社會化的五五五模式04-29
時代之趨:檔案館走進市民社會04-30
現代社會的參與型政治文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