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環境中銅離子有害性的DNA表征方法
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法研究了銅離子對超螺旋?X174 RF DNA結構的影響. 銅離子濃度為10-3 mol/L 和10-4 mol/L 時,與DNA作用24h后,可直接使質粒DNA的超螺旋結構完全轉化為其它結構. 低濃度銅溶液(10-6 mol/L) 與DNA作用24h后,52%的超螺旋結構發生了轉化. 48h時,69%的超螺旋結構轉化為其它結構. 在銅離子濃度一定的條件下,隨著二者相互作用時間的延長,DNA超螺旋結構逐漸開環,斷裂直至完全消失. 作用時間一定的條件下,銅離子濃度越高,越容易開環斷裂,形成其它結構. 銅離子濃度、銅離子與DNA作用的時間以及DNA各種結構百分含量之間具有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 通過測定DNA超螺旋結構的這種變化有可能發展一種相對于同一標準的比較污染物環境有害性的方法.
作 者: 常國華 潘綱 陳灝 CHANG Guo-hua PAN Gang CHEN Hao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85 刊 名: 環境科學 ISTIC PKU 英文刊名: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005 26(2) 分類號: X18 R994.6 關鍵詞: 銅離子 DNA超螺旋結構 環境有害性 毒性評價【水環境中銅離子有害性的DNA表征方法】相關文章:
銅離子選擇性電極法研究腐殖酸與銅離子絡合的影響因素04-26
膨潤土吸附去除銅冶煉廢水中的銅離子04-25
水環境中氨氮的分析方法進展04-25
谷殼對水中銅鎘離子的生物吸附研究04-26
DNA聚合酶與DNA復制的忠實性04-26
介孔銅鈷復合催化劑的制備與表征04-27
鉛銅離子對鯽魚的急性毒性研究04-27
改性稻草吸附銅離子的動力學機理04-25
磁場作用下生物吸附銅離子的機理研究04-27
含銅污泥中銅的資源化回收技術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