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蓄水后三峽庫區重慶段污染負荷與時空分布研究
針對三峽庫區重慶段蓄水后的污染負荷狀況及時空分布進行了研究.介于三峽庫區蓄水后污染形式的變化以及污染源的多樣性和庫區內各區縣污染源特征的差異,將各類污染源分類并分區域進行計算預測.除了對受廣泛關注的工業污染、生活污染進行了預測外,還研究了農田徑流污染、船舶流動污染、淹沒土壤釋放污染的計算方法并對其進行了計算.計算結果表明,在2002、2010、2020年重慶段庫區水體的主要污染源為農田徑流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和農村生活污染,其中農田徑流污染的CODCr、NH3-N、TP的貢獻率分別達到了59.95%、74.64%、85.86%,為主要污染源.在2002年、2010年、2020年重慶段三峽庫區CODCr、NH3-N、TP的主要來源區域為重慶主城區、萬州區、涪陵區和江津市.
【蓄水后三峽庫區重慶段污染負荷與時空分布研究】相關文章:
三峽水庫入庫污染負荷研究(Ⅰ)--蓄水前污染負荷現狀04-26
三峽庫區巫山段175m試驗性蓄水前后水質時空分布變化04-26
三峽庫區重慶段汞污染現狀分析04-26
三峽庫區重慶段汞污染現狀分析04-26
重慶三峽庫區生態功能區劃研究04-25
三峽庫區典型農業小流域氮磷排放負荷研究04-27
三峽庫區污染源現狀調查與污染控制對策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