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四湖濕地景觀格局變化及原因分析
根據南四湖1987年、1991年、1999年和2007年的TM/ETM遙感影像解譯分析結果,結合對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南四湖濕地的景觀格局變化過程與主要影響因素.結果表明,1987年以來南四湖自然濕地面積銳減,其中挺水植物區面積減小了近538 km2,而臺田-坑塘、人工養殖區等人工濕地以及農業用地面積分別增加了171 km2、327 km2、86 km2.1991年之前,南四湖濕地類型變化主要受湖泊水位等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其中,1988~1990年南四湖幾近干涸,使得挺水植物區的分布向湖心區遷移,而近岸地區挺水植物區面積大大減小;這一時期南四湖水位的降低加劇了近岸湖區的圍墾,農業用地面積增加.1991年以來,南四湖濕地類型變化主要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由于大規模的圍墾圈圩,臺田-坑塘、人工養殖區的面積大幅增加.
作 者: 劉恩峰 侯偉 崔莉 鄧建才 楊麗原 作者單位: 劉恩峰,鄧建才(湖泊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08)侯偉(遼寧大學環境學院,遼寧,沈陽,110036)
崔莉(濟南中學,山東,濟南,250001)
楊麗原(濟南大學城市發展學院,山東,濟南,250022)
刊 名: 濕地科學 ISTIC 英文刊名: WETLAND SCIENCE 年,卷(期): 2009 7(3) 分類號: X37 P976 關鍵詞: 景觀格局變化 自然環境條件 人類活動 南四湖【南四湖濕地景觀格局變化及原因分析】相關文章:
鄱陽湖濕地景觀格局時空演變分析04-26
黃土高原森林景觀格局特征分析04-25
晉西黃土丘陵縣域景觀格局分析04-25
基于遙感的城市景觀生態環境格局分析04-27
榆林地區景觀格局分析及其破碎化評價04-26
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區景觀格局分析04-27
南四湖底泥污染及其變化過程04-26
鄂托克旗風蝕荒漠化景觀格局動態變化研究04-25
自然濕地、人工次生濕地與人工濕地比較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