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建設的理論分析
摘要: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生態恢復逐漸成為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總結了近年來有關生態恢復的眾多研究成果,認為生態建設是人類理性行為參與下積極的生態恢復與重建過程,它具有復雜性、針對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特征,受地理環境地域分異的影響,其類型多種多樣.從方案運籌的角度,提出了生態建設的共性原則,包括面向區域的問題導向原則、目標的科學性原則、參與的廣泛性原則和科學監測與評價原則.生態建設是一個不斷試驗、學習和優化的過程,具體包括問題識別、方案設計、決策、實施、監測與評價以及方案調整等重要環節.公眾參與對于生態建設是一種很好的知識、信息和資源輸入渠道,對活化生態建設的管理運行機制,提高生態建設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以這些理論分析為依據,對中國生態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展開深入剖析,并提出建立科學評價機制是提高生態建設有效性的核心方略. 作 者: 呂一河 傅伯杰 陳利頂 L(U) Yi-He FU Bo-Jie CHEN Li-Ding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85 期 刊: 生態學報 ISTICPKU Journal: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6, 26(11) 分類號: X3 關鍵詞: 恢復生態學 有效性評價 生態建設 人地關系 生態復雜性【生態建設的理論分析】相關文章:
生態建設工作計劃七篇01-03
木桶理論的啟示03-11
體育理論教案04-25
軍訓線上理論總結06-22
內科護理論文05-02
工程監理論文02-28
初中物理論文02-24
體育理論試題及答案12-21
淺析合并理論論文12-15
理論教案--運動飲水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