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和區域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歡迎閱讀。
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城市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活動的主要區域和空間載體,是區域發展的中心。城市經濟是以城市為空間載體,二、三產業繁榮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資本、技術、勞動力、信息等生產要素高度聚集,規模效應、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十分突出的地區經濟。我省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發展壯大城市經濟是一個重要著力點。
城市經濟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振興起著龍頭引領作用。
城市經濟作為一種社會形態,其主要特征有三:第一,要素空間分布的高集聚性。城市經濟由眾多相關要素高度集聚而成。這種高集聚性,使城市經濟成為配置空間資源的優化區域,成為一定地域內的經濟中心(經濟增長極)和政府調控經濟活動的樞紐點。第二,經濟活動的高開放性。城市經濟表現為跨區域、跨國界的人流、物流、能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率活動,是溝通城鄉和國內外經濟聯系的紐帶。第三,投入產出的高效性。城市經濟是一種節約經濟和效率經濟,其社會化大生產的分工與合作、經營規模的合理化、發達的基礎設施與先進的管理服務,可以使城市經濟往往以較少的投入取得較高的效益。
城市經濟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振興起著龍頭引領作用。關于城市經濟對經濟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提出了著名的“發展極”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在經濟增長中,由于某些主導部門,或有創新能力的企業、行業,在某一地方或大城市聚集,形成資本與技術高度集中、具有規模經濟效益、自身增長迅速并能對鄰近地區產生強大輻射作用的“發展極”,通過具有“發展極”的地區的優先增長,可以帶動相鄰地區的共同發展。
城市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城市經濟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城市經濟的發展為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創造條件,為農民工穩定就業和市民化創造有利環境。其次,發達的城市經濟有助于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第三,通過城市經濟引領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從而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
把握城市經濟發展趨勢,發展壯大我省城市經濟。
當前,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從單體城市帶動向城市群體發展轉變。目前,國際上已形成公認的五大城市群,分別是: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倫城市群,以巴黎為中心的歐洲西北部城市群。這些城市群對地區經濟起到重要引領作用。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崛起了初具規模的三大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以北京和天津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其中,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以僅占全國2.1%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是當今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通過加快城市群發展,帶動本國或區域經濟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優化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這為我省城市經濟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從當前情況看,我省城市經濟發展存在兩個突出的短板:一是城市整體實力弱,缺少有引領作用的“支點”城市;二是城市化水平不高,特別是戶籍城市化率明顯偏低。因此,進一步發揮城市經濟對我省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必須補齊這兩個短板。
一是大力發展京津冀城市群的“第三極”,壯大我省城市經濟實力。《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對京津冀城市群的整體目標定位是“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北京、天津這兩個城市被確定為城市群發展的主要引擎,共同發揮高端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但要看到,目前京津冀三地城市間落差明顯,突出表現是我省城市經濟實力不強,與京津兩市的發展水平差距顯著,京津兩個核心城市目前只輻射冀北地區,冀中南很難輻射到,在冀中南缺少一個核心城市。從政治、經濟、區域和交通等方面的條件看,省會石家莊符合成為“第三極”的條件,所以,應支持石家莊提升省會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努力建成京津冀城市群的“第三極”,以此為“支點”帶動冀中南乃至全省經濟的發展。
二是堅持以人為核心,提高城市化水平。目前,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城市化率已經超過70%,而京津冀地區城市化率僅為60%左右,這主要是因為我省城市化水平低。剛剛結束的全省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斷開創我省城市發展新局面,努力打造富有活力、和諧宜居、各具特色的現代城市。提升城市化水平,關鍵是要堅持以人為核心,在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承載功能、創新管理機制的同時,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在戶籍、義務教育、勞動就業、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加快城市化進程。
城市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聚集、擴散作用
。ㄒ唬┏鞘形铡⒕酆细黝惿a要素,在其經濟活動中能夠實現商品和要素的集聚與擴散,是區域內資金、商品、技術、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區域經濟的產業聚集點。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聚集了許多優勢行業和大量競爭力較強的企業,總體經濟實力明顯強于周邊其他地區,能夠較快的開發出新的產品以及新的技術,不但加強了該區域的整體經濟對外的競爭力,也增加了區域內部的經濟收入,能夠帶來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業機會。同時,為整個區域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以及經濟收入,優化區域產業的配置。也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較為先進的機器設備能夠較快的被生產出來以及較快的運用到區域內的各個生產中去,使一些較好的管理機制和技術能夠服務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從各個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城市是一定層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關的行政管理職能,其目的是保證城市按照規劃,有計劃、有組織地合理發展,維護城市現有各項市政公用設施的完好,充分發揮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進城市及區域經濟與社會綜合發展或功能的發揮。同時城市又是區域性公司、企業等組織的管理機構匯集地,通過其指揮決策系統,發揮投資決策和產業配置、生產組織功能。
(四)以城市為中心,逐步向外發展,可適應區域經濟發展不同層次的規劃實踐。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過高、交通變得擁擠、生產生活成本過高,這時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生產資本逐漸向次核心經濟區轉移。如此,次邊緣區、邊緣區的經濟的發展逐漸加快。
二、輻射作用和帶動作用
(一)城市具有規模優勢和經濟實力,是區域內先進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其經濟勢能遠遠高于周邊的地區。同時,城市的基礎設施完備,金融、商貿、運輸以及中介等服務機構配套完善,綜合服務功能極強,對周邊地區產生很強的輻射力,通過這種特有的極化與擴散效應,帶動區域以的發展,各方面的建設與發展均快于或優于其所輻射的區域,起著導向與示范作用。
。ǘ┏鞘心芪屠脟鴥韧庀冗M技術,形成較高生產力,利用國際經濟和新技術的積極因素,使生產要素達到最佳組合,形成新技術產業,實現城市工業化、現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對完整、一定規模的工業生產職能,提供區域生產、生活必需的產品,同時具有一定的優勢工業和產業集群。
。ㄈ┏鞘信c周邊農村之間存在著不同梯度的產業鏈關系,城市經濟的發展直接或間接的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城市經濟的升級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升級與調整,這樣城市經濟也就進而帶動了農村經濟以至促進了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ㄋ模┏鞘械木裎拿鞒晒麄鬟f區域內各個地區,為區域的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創新功能
城市具有較強的綜合創造能力,是各種新觀念、新思想的誕生地或首播地,是新體制、新機制的發祥地或示范地,其創新功能主要包括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等方面。因此城市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區域的各項創新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城市作為區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研究機構和各類高素質的人才,信息渠道通暢,創新意識很強,對區域的全面創新和快速發展形成有力支撐。特別是像我國已進入城市化的加速發展時期,城市化戰略成為國家和區域發展的基本戰略之一。同時后工業社會日漸來臨,信息與知識逐步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作為信息交流與知識創新中心,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更趨重要。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認識中心城市,賦予其新的內涵和地位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四、龍頭作用
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城市憑借各種優勢通過聚集作用,進而產生規模聚集效益,提高城市經濟效率,使城市經濟成為所屬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具體體現為:
一、對區域內經濟發展有示范效應。在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都走在其他地區的前面,對區域內的發展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應。
二、發揮擴散功能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固定資本、人才資源、技術、信息、產業等向周邊乃至全區域的輻射,帶動了整個區域整體經濟實力發展。
三、協調周邊經濟發展加強區域內經濟聯系與合作。城市能夠協調、監督與控制區域內的經濟發展運行狀況,通過統籌運用經濟杠桿,加強區域經濟的綜合平衡與治理,進而加強區域內的經濟聯系與合作。 總而言之,城市經濟可以通過多種方面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給予影響,以達到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相關文章:
比城市還城市的農村作文11-09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03-13
對林區經濟發展的調查與思考03-08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優秀]03-14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集合)03-13
(優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03-14
城市的作文10-07
未來的城市09-16
好唱又能帶動氣氛的歌 優選100首12-18
【經典】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