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獻綜述存在的問題及指導研究
摘要:文獻綜述是研究生學位論文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研究生學位論文創新的重要突破口。當前,研究生學位論文文獻綜述撰寫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應有的文獻綜述,簡單羅列堆砌文獻,沒有緊扣研究主題,缺乏權威性,與背景描述相混淆,只述不評。指導文獻綜述撰寫的具體建議是:充分認識文獻綜述的地位作用,緊扣研究主題來組織文獻,遵循“文獻樹”原則,突出權威性文獻,評述結合。同時,應正確處理好泛讀與精讀、文獻綜述與資料匯編、客觀評價與抬高自己、學術期刊與書本雜志等四種關系。
關鍵詞:研究生;學位論文;文獻綜述;指導
文獻綜述是指在全面搜集、大量閱讀有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經過歸納整理、分析鑒別,對所研究主題的相關成果以及理論貢獻和存在的問題等進行系統、全面的敘述和評論。文獻綜述是一篇學位論文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學位論文的核心內容之一,其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學位論文的成功與否。文獻綜述對于讀者,是一種特定專題研究線路的標識;對于其作者,則是一種思想形成過程的記錄。文獻綜述可以幫助研究生弄清本領域的研究前沿,找準有價值的主題,厘清所研究問題“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研究生學位論文要想取得優異的創造性成果,為學科知識寶庫做出貢獻,增添新的知識,必須先扎扎實實地做好文獻綜述工作。
一、文獻綜述是保證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
研究生在廣泛閱讀文獻的基礎上,經過自己的消化吸收、分析判斷、整理思考后,獨立地寫出具有針對性和有參考價值的專題性評述。這一方法,既能幫助、促使研究生掌握最新研究動態和學科前沿,也有助于找準學位論文創新的突破口和增長點。
。ㄒ唬┪墨I綜述是研究生學位論文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1.文獻綜述是導出研究主題的基礎和前提。任何一項研究工作都不可能“前無古人”,任何一項研究工作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取得的,以前人到達的高度為起點,再去探索新高峰。西蒙在檢討當時廣泛流行的最優理論的基礎上提出有限理性論;科斯發現古典經濟學中交易費用的界定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提出了科斯定理。文獻綜述就是要回答所研究問題“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它通過認真梳理所研究問題中前人的研究成果,厘清前人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種程度,并找出其內在的邏輯關系和演進規律,從而將研究問題逐步聚焦和細化,凝練出本研究的主題。一份成功的文獻綜述能夠以其系統地分析評價和有理有據的趨勢預測,為研究主題的確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論證。因此,文獻綜述是任何一項學術研究所不可缺少的環節,一篇學位論文必須有必要的文獻綜述。
2.文獻綜述是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的重要指標。在當代研究生教育中,文獻綜述已經成為學位論文評審的重要指標,評價標準為“文獻資料閱讀、掌握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研究現狀的程度”。作者可以通過引用本學科領域最新的、最具權威性的文獻,反映其研究領域的現狀、動態、發展方向。所引用文獻的時間越新,說明研究人員越能及時掌握國內外同一學科領域的研究動態,吸收最新信息的能力強,論文的學術價值也就高。因此,學位論文要想獲得較高的評分,一篇全面反映該學科及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并予以貼切評價的文獻綜述是必不可少的。在歐美國家,學位論文若沒有文獻綜述部分即知識產權關系不清,肯定不能通過評審,文獻綜述在學位論文評審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ǘ┪墨I綜述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訓練方法
1.文獻綜述可以鍛煉研究生的文獻搜尋能力。通過文獻資料的查找搜集,可以使研究生掌握查找文獻的科學方法,熟悉圖書館、書店、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學會鑒別和篩選精品文獻,從而為自己的學位論文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文獻綜述所引用的文獻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論文與國內外學科前沿的距離及其學術水平,能否找到研究問題的關鍵文獻和最新文獻,能否抓準文獻的要點,都可以從綜述部分看出來。
2.文獻綜述可以豐富研究生的知識積累。撰寫學位論文就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前人提出的理論和方法去探索新的主題,因此,要撰寫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必須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論,必須具有廣博而堅實的知識基礎。文獻綜述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新知識、拓寬知識面、深化已有認識的過程。通過文獻綜述,可以促使研究生反復閱讀經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全面掌握最新研究動態和學科前沿性成果,從而為今后科研活動奠定堅實的知識儲備。
3.文獻綜述可以提高研究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知識并不等于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不但需要從相關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培養,而且需要在專業文獻學習中通過追逐作者的思維邏輯來強化,更要在研究活動中反復練習才能提高。研究生在查閱大量研究文獻基礎上,靈活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反復認真地思考,向讀者條理化和系統化地展現某問題研究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自己的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判斷和推理等方面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ㄈ┪墨I綜述是尋求研究生學位論文創新的突破口
1.文獻綜述有助于找準創新方向。文獻綜述可以幫助研究生辨別本領域研究前沿,弄清與本研究主題有關的,前人已經做過哪些研究工作,以便發現前人工作中的空白、欠缺和不足,從而明確自己的創新方向,決定自己的研究在哪個側面、哪個層次對本知識領域做出新貢獻,增添新知識。
2.文獻綜述有助于提出創新觀點。文獻綜述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啟發思路、產生觀點火花的過程,不走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思想、新觀點、新見解的來源。在文獻的選擇、鑒別、整理的過程中,隨著資料的積累、思維的漸進深入,已有文獻所反映的事物對象與研究人員的思維運動不斷發生沖撞,產生共鳴,使研究人員產生思想火花和認識上的飛躍,它們或者是自己的獨到見解,或者是對已有結論的深化,或者是對不同觀點的反駁等?傊,這些思想火花和認識上的飛躍對于將要寫作的學位論文來講,是十分寶貴的,是提出創新觀點的動力和源泉。
3.文獻綜述有助于論證的創新。文獻綜述還可以幫助研究生厘清前人研究論證所采用的技術方法、論證路線和資料數據,并通過比較分析不同論證方法的特征、適用范圍和局限性,從而在論證視角、框架、技術以及數據收集等方面進行創造性的拓展,使得論證本身就可以構成學位論文的一個重要創新。
二、目前研究生學位論文文獻綜述存在的主要問題與解決思路
。ㄒ唬┐嬖诘闹饕獑栴}
1.缺乏應有的文獻綜述。有些學位論文沒有文獻綜述,作者卻說,他寫的題目找不到相關文獻或沒有相關文獻。其解釋有兩種可能:一是作者認為前所未有才是創新,甚至個別的還誤以為寫上“填補空白”、“沒有同類文獻”等詞句可以提高文章的價值,這顯然是一種誤區;二是作者未下功夫去查閱和學習前人已做的工作而企圖走捷徑,實際上,“欲速則不達”,一篇沒有好的文獻綜述的學位論文,一般來說很難有創新。
2.文獻綜述沒有緊扣主題。有相當一部分學位論文評述的并不是對特定專題做出貢獻的文獻綜述,沒有緊扣主題,沒有圍繞論文的主題來篩選文獻,而是四面出擊,回顧了與專題相關的整個領域的發展,導致文獻綜述部分漫無邊界,冗長而不能給論文的價值“添分”,以致綜述部分反映不出論文的特色,同一篇文獻綜述似乎可以在多篇學位論文中相互套用。同時,容易導致寫作上的隨意性,甚至為了追求篇幅,就在文獻綜述部分增添內容,以至于文獻回顧曲曲折折占用不少篇幅,而真正進入正題的文字卻不多,說明作者并沒有理解文獻綜述的定位和作用。
3.簡單羅列堆砌文獻。有些學位論文文獻綜述寫作上存在簡單羅列的問題,綜述部分僅簡單地列示出A說、B說、c說、D說等,然后就無下文了。從這種文獻綜述當中看不出作者所依據文獻演進的內在邏輯,作者也沒有依據文獻綜述清晰地推導出研究問題,文獻綜述變成作者的讀書心得清單和資料匯編,變成相關學術研究的簡單堆砌,表面上看洋洋灑灑,而實際上作用有限,讀者既看不到“問題的來龍去脈”,也看不到“證明的來龍去脈”。
4.文獻綜述缺乏權威性。有些文獻綜述不是系統化地回顧現有的研究文獻,找出適合研究的主題,而是有選擇性地探討現有文獻,特別是遺漏一些權威性和經典性的文獻,缺乏權威性和學術性,給人的感覺就是作者沒有認真研讀過真正有價值的文獻,不熟悉所研究領域的理論背景和研究進展,對文獻的掌握和理解不到位。
5.文獻綜述與背景描述相混淆。有些學位論文將“文獻綜述”和“背景描述”等同起來,研究生在選擇研究問題的時候,需要了解該問題產生的背景和政策法規,如研究中國軍人工資制度時,需要收集整理“中國軍人工資制度的發展歷程”、“中國軍人工資制度的政策和規定”等資料,但這些內容屬于“背景描述”。由于研究關注的是現實層面的問題,因此嚴格講,資料本身不是“文獻綜述”,真正的“文獻綜述”應該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梳理和評論。
6.文獻綜述只述不評。有些學位論文文獻綜述僅僅局限于對已有文獻的簡單重復和一般性介紹,缺乏作者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缺乏對以往研究的優點、不足和貢獻的批判性分析與評論,難以體現自己的研究貢獻。特別是對有較多學術爭議的研究主題,或發現現有的研究結論互相矛盾時,有些學位論文避重就輕,輕易放棄研究“批判”的權利,而實際上,這些不協調或者沖突是很有價值的,表明創新的機遇正在來臨。
(二)解決思路與指導建議
1.充分認識文獻綜述的地位作用。研究即探索,猶如攀登高峰,高峰四周總有山巒才能凸顯本身之高。文獻綜述的作用也是一樣,將前人已做的工作闡述清楚,明確參照點,從而讓讀者(當然首先是自己)弄清論文創新點何在。對于割斷與前人工作聯系的無比較的創新,人們就無法判斷其“高度”和價值。當然,文獻綜述不僅可以幫助辨別本領域的研究前沿,而且它對于論文的論證架構、方法和步驟的選定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生只有扎扎實實地做好文獻綜述撰寫工作,才能為學位論文的創作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開端。
2.緊扣研究主題來組織文獻。文獻綜述就像是在文獻的叢林中開辟道路,這條道路本來就是要指向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直線距離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風景頗多,迷戀風景的人便往往繞行于迤邐的叢林中,反而“亂花漸欲迷人眼”,“曲徑通幽”不知所終了。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研究生心中一定要明確本論文的研究主題之所在,一定要緊緊圍繞研究主題來梳理文獻。通過文獻綜述,要系統總結所研究問題的歷史演變及其尚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客觀評價前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準確闡明本論文將要進行的研究工作,對前人工作的繼承以及可能產生的創新等,從而讓讀者看出作者即將展開研究的邏輯框架。
3.遵循“文獻樹”原則。提出研究主題后,就需要按照“文獻樹”原則對所收集的文獻進行綜合分析、歸納類比。“文獻樹”原則也就是“學術譜系”原則,指按照研究角度將類似的文獻進行歸類,再按照“由遠到近”、“由寬到窄”的規則將研究文獻逐層細化定位,從而形成一個具有內在結構和邏輯聯系的有機整體。形象地說就是在文獻綜述時,研究主題是樹干,相似的一大類文獻構成了次要樹干,權威文獻構成了主要樹枝,其他文獻則構成樹葉。作者對涉及的每篇文獻,都要合理定位其在“文獻樹”中的位置,并做出適當分析和評論,提煉有用的觀點,從而將研究的問題逐步聚焦和深化,導出研究主題。遵循“文獻樹”原則,可以有效預防縱向與橫向文獻的遺漏,以及一般與重點的量質失衡,有利于突出權威文獻的地位,并使文獻綜述部分結構嚴謹、條理清晰。
4.突出權威性文獻。在文獻的梳理整合過程中,應堅持學術標準,重點引用該領域權威人士的思想觀點和經典著作,而不是學術“圈外人”的某些只言片語。研究生必須熟悉自己所研究領域的權威文獻,那些堪稱權威的文獻或者是具有獨到的思想和視角,或者是創造和發展某種分析工具,抑或是蘊含從當時來看前所未有的信息材料,因此,認真搜尋和研讀權威文獻,汲取其中的營養,無疑可以大大推進論文的創新。形象地說,文獻綜述如同研究者在尋找前人的足跡,以便從他們駐足的地方繼續前進。不過,只有認真研讀權威文獻,才有可能使后人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攀登。
5.評述結合。文獻綜述,分而言之,“綜”即收集“百家”之言,綜合分析整理;“述”即引述資料,結合作者的認識和實踐經驗對文獻的研究方法和結論進行全面系統的敘述和評論。文獻綜述包括綜合提煉和分析評論的雙重含義,它絕對不是文獻的簡單性介紹,而是對這些文獻做出客觀的評價,進而確定自己研究的邏輯起點。研究者應具備敏銳的眼光,采用批判性的態度,對原始文獻中的觀點、方法、結果和結論加以梳理、歸納和評論,并通過創新思維提出自己的創新研究方案。高質量的文獻綜述應是評述結合,“述”要有深度和廣度,既要全面,又要有側重點;“評”既要客觀公正,又要有獨到之處,體現出一種高水平的梳理和深入到位的評價。
三、文獻綜述撰寫需要正確處理的幾個關系
(一)正確處理泛讀與精讀的關系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文獻綜述的前提,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查找文獻的途徑很多,圖書館、書店、互聯網都能提供線索,幾乎圍繞任何一個專題的圖書、刊物和其他文字資料都汗牛充棟。這就對研究者的篩選能力提出考驗,即首先需要確認閱讀范圍,然后區分必讀文獻和選讀文獻,分別用精讀和瀏覽的方式來處理。對于泛讀文獻,在閱讀其摘要和主要結論之外,重點讀懂本研究主題涉及和論證中要直接引用的部分。而對于本研究主題最貼近、最具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則需要全文細讀,反復研讀,直到讀懂想通。最好是記筆記,把與論題有關的理論要點、關鍵語句摘錄下來,變成學到手的知識,這對寫作能力也是很好的鍛煉。當然,找到啟發自己思想或對研究有用的文獻,還需要較強的文獻識別能力,然而這種識別能力正是在大量閱讀中培養起來的,只有經歷過千般磨礪,才能練就“慧眼識珠”的功力。
(二)正確處理文獻綜述與資料匯編的關系
文獻綜述與資料匯編都是某一專題研究歷程和現狀的系統歸納和總結,但是,學位論文的文獻綜述與資料匯編有質的不同。學位論文必然有明確的待探索的問題,文獻綜述一定要緊密圍繞論文的主題來取舍文獻和組織內容。文獻綜述并不是展示某個主題的百科全書式知識的地方,如果不能用某個文獻幫助思考并對客體進行研究,那么,可能不需要把這個文獻包括進來。資料匯編旨在闡明某知識領域的研究前沿,盡管作者自己的觀點仍很重要,但主要依照文獻中的觀點來組織文章內容,它傾向于采用教科書的方式將有關文獻進行逐一陳述。此外,資料匯編通常是閱讀和分析文獻的最終結果,而學位論文的文獻綜述卻是作者研究初始階段的工作,其真正目的在于尋求論文的突破口、研究視角和創新空間,進而導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題。
。ㄈ┱_處理客觀評價與抬高自己的關系
文獻綜述是用來為自己的論文服務的,它通過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來襯托本文的“高明”之處。文獻綜述是依仗別人,提升自己,把“前人肩膀”弄清楚,然后作為依托來凸顯自己,但千萬不能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這在學術道德上也不容許。因此,要客觀如實地描繪前人已做出的貢獻,特別是在批評前人的不足或錯誤時更要慎重,一定要讀懂和引用被評論者的原文。易言之,文獻綜述的寫作應采用實引方式,嚴格按照什么人(Who)、什么時候(When)、為什么(Why)、提出了什么學術觀點(What)、文獻的優劣(Worth)的思路撰寫文獻綜述,對所引述的觀點要嚴格采用被引述作者的原文,不可斷章取義,特別是不能把幾經翻譯和評述后的觀點,誤認為原作者的觀點而加以批評。
(四)正確處理學術期刊與書本雜志的關系
學位論文文獻綜述所引用的文獻應以學術期刊為主。一是學術期刊登載的文獻一定要有創新,這些文獻反映了本領域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正在探索中的問題,能夠幫助研究者辨析問題、提出研究假設。二是這些文獻是按學術論文規范撰寫,有論證,可以作為引用的根據。而教科書是傳授知識,重在介紹本領域已成熟的知識,已經證實和取得共識的成果,其目的并非增添新知識。教科書能夠幫助研究者補充一些領域的知識,同時提供一些論證理論、工具和技術方法。教科書也可引用,但在文獻目錄中所占比重只是小部分,如果學位論文所引用的文獻幾乎全來自書籍,這就令人懷疑論文的創新和貢獻。至于大眾傳播媒介如報紙、雜志中的文章,一些數據、事實可以引用,但其中的觀點缺乏學術論證,難以作為前人取得的科學成果加以引用。
參考文獻:
[1]朱 玲.文獻研究的途徑[J].經濟研究,2006(2):62—70.
[2][英]科林·費希爾,約翰·比勒,等.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研究與寫作[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15—36.
[3]王方艷.農業雅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3(1):62—65.
[4]張海軍,王爽.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J].繼續教育研究,2013(3):78—80.
【文獻綜述存在的問題及指導研究】相關文章:
文獻綜述03-13
文獻綜述例文03-12
范例——文獻綜述03-12
(精)文獻綜述范文03-11
文獻綜述格式模板03-12
(經典)文獻綜述范文15篇03-12
文獻綜述范文(精選18篇)07-25
文獻的寫作指導03-08
文獻綜述的內容以及格式要求03-08
單位內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