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季戶外旅行怎樣防蟲
1、蝎子、蜈蚣
蝎子、蜈蚣此類昆蟲毒性較強,可以引起神經系統病變和溶血等嚴重后果,危及生命。
①戶外行走坐臥時要注意腳下身邊,不要隨意翻動石塊土丘,避免蝎子、蜈蚣為保衛家園而主動傷人。
②一旦被蜇傷,應立即用橡膠止血帶或者繩索等在傷口近心端扎緊,不要擠壓傷口,可以用負壓的辦法吸出毒液,再用肥皂水、蘇打水等堿性溶液沖洗、濕敷,以中和酸性毒液。
③有條件同時口服外用蛇藥片,并立即就診。
2、毛毛蟲
在有被啃咬痕跡的植物葉子上,常常會有五彩斑斕的毛毛蟲。以松毛蟲、桑毛蟲、刺毛蟲等較為多見。
①毛毛蟲多有毒,千千不要直接用手去捏,以防被它的毒刺刺傷。
②如果不幸被毛蟲蜇了,千萬不能抓,越抓紅腫范圍越大、皮膚越痛癢難忍。
③最好隨身帶些膠布,貼在創面上然后揭下,粘掉皮膚上的毒毛,以減少傷害。
3、黃蜂
黃蜂也是非常厲害的角色。傾巢而出的黃蜂非常危險,人被蜇5次~10次以上就有致命可能。
①最好不要好奇而主動靠近黃蜂窩,這些昆蟲具有防衛的本能,如果蜂窩受到侵擾,它們會主動發起攻擊。
②萬一遭到黃蜂的追殺,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逃,盡量用衣服遮住皮膚,如果附近有水塘,跳進去避難也未嘗不可。
4、隱翅蟲
隱翅蟲夏秋季活躍,多夜間活動,有趨光性。隱翅蟲的強酸性體液接觸人體皮膚引起強烈刺激性反應。多發于四肢、頭面、頸部等暴露部位,表現為條狀、片狀水腫性紅斑,甚至發生糜爛、壞死,自覺瘙癢及燒灼感。
①一旦發生要沖洗患處,用生理鹽水、蘇打水等濕敷。
②紅腫者可用爐甘石洗劑。
③口服抗過敏藥物。
④反應嚴重者應及時就診。
5、步甲蟲
一些步甲沒有毒刺,但當它們受驚時會噴出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和腐蝕性的霧狀液體,如果眼睛接觸了,要痛幾個小時,有時幾周才會痊愈。這種御敵的絕招是許多步甲所共有的,有的步甲蟲在噴射液體時還會發出“砰”的一聲響亮的爆破聲,因而俗稱“放炮蟲”或“放屁蟲”。
6、蜱蟲
①蜱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應盡量避免在此類環境中長時間坐臥。
②如需進入草地、樹林地區,尤其是已發現過病人的地區,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可在暴露的皮膚和衣服上噴涂避蚊胺等驅避劑進行防護。
③蜱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在蜱棲息地活動時或活動后,應仔細檢查身體上有無蜱附著,如發現蜱附著在身體上,應立即用鑷子等工具將蜱除去。
④因蜱體上或皮膚破損處的液體可能含有傳染性病原體,不要直接用手將蜱摘除或用手指將蜱捏碎。
⑤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寵物的體表,如發現動物體表有蜱寄生時,應減少與動物的接觸,避免被蜱叮咬。
⑥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者,一旦出現疑似癥狀或體征,應及早就醫,并告知醫生相關暴露史。
7、毒蜘蛛
人一旦被蜘蛛咬了,甚至可能致命。因此,野外不可招惹你分辨不清是否有毒的蜘蛛。
【秋季戶外旅行怎樣防蟲】相關文章:
難忘的旅行08-28
公司戶外拓展03-10
難忘的旅行作文09-04
奇妙的旅行作文12-23
難忘的旅行【精品】09-23
關于旅行的作文12-20
怎樣才會脫發04-22
怎樣學好英語03-06
怎樣與孩子交流09-21
北方的冬天是怎樣的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