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外閱讀苦練貝多芬的故事
課外閱讀苦練貝多芬的故事1
提起音樂家的名字,沒有比貝多芬更響亮更莊嚴的了。他是音樂的英雄,不,是人類的英雄。所謂英雄,并不是個人事業(yè)的野心家,它是從人類生活的提高出發(fā),必要時甘心交付出個人的生命。因此,貝多芬沒有一般的傷感的`氣息,雖然痛苦始終糾纏著他的生命。
他說:“大多數(shù)人為了一點好事便回腸蕩氣,這可不是藝術家的天性。藝術家是火一樣的,他們不會哭泣——人得憑音樂從他的精神打出火來。”貝多芬的一生充滿痛苦和折磨,他創(chuàng)造了許多撼人心魄的音樂作品。
他的成長的道路異常艱苦,他貧困、失戀、耳聾、孤獨,生活的波折沒有使他屈服,反而塑造了他堅強不屈,正直不阿,不向困難讓步、不向命運低頭的性格,他不畏權,不媚勢,心中惟以音樂為上帝,勤勉敬業(yè),頑強奮斗,為世界樂坊留下了一大批寶貴的音樂遺產。他的音樂作品熱情激昂,振奮人心,就向熊熊燃燒的烈火一樣,并發(fā)著炙熱的激情。貝多芬沒有一根媚骨,既使在貴族圈中,一發(fā)覺到別人在他的彈琴聲中繼續(xù)談話的時候,他也毫不猶豫的拍上鋼琴,憤然離席:“我才不高興對豬彈琴。”
貝多芬生于1770年。他具有音樂的血統(tǒng)和天分。14歲時,他愛公立學校念書,音樂教育則從4歲開始,8歲時已經拉一手好提琴。有人預言它是莫扎特第二。后來他(又)有轉入莫扎特門下。因為生活的不安,戀愛的失望,聽覺也開始煩攪他,在別人的眼中,貝多芬變成一個怪人。幸虧他的工作力是旺盛的。從無數(shù)的筆記中可以看出,他沒有放棄對音樂執(zhí)著的愛。1826年12月,貝多芬患肺炎,后轉水腫病。三個月的治療無力使他好轉。1827年3月2日,貝多芬就此告辭了人世。他下葬時有兩萬人(為他送行),有一位老太太說:“這里埋葬的是音樂的主帥!
課外閱讀苦練貝多芬的故事2
一次,貝多芬走進一家長館就餐,剛坐下來就聚精會神地構思他的樂章。他構思完畢以后,高興地把服務員喊來說:
“算賬。多少錢?”
服務員先是一愣,接著撲的一聲笑了,說:“先生。您還沒有吃東西呢,怎么就要付錢呢!”
1812年,德國文藝界的兩位巨人貝多芬和歐德在波希米亞人的浴場相遇。貝多芬是歌德的崇拜者,他曾說:“歌德的'詩使我幸福。”現(xiàn)在第一次見面,他希望能從這位大詩人的智慧和詩才中進一步探索他的靈魂,從中吸取人格力量。
正當他們熱烈敘談時,皇后、太子和一群侍臣從他們身邊走過。貝多芬從來就對這類人深惡痛絕,因此,當太向他脫帽致敬,皇后也向他點頭招呼時,貝多芬卻把頭一昂,裝作什么也沒有看見一樣。然而歌德就不同了,他趕忙抖抖身上的灰塵,整整衣領,把帽子脫下在手中,迎上前去,向皇后、太子彎腰致敬。
課外閱讀苦練貝多芬的故事3
在鄉(xiāng)下一家簡陋的旅店里,躺著一位客人。他正閉目欣賞樓上優(yōu)美的鋼琴聲。琴聲一會兒低沉,一會兒高亢;低的時候,像珠子在盤中滾動,高的.時候,像雷鳴在震撼大地。“這是誰彈的呢?”旅客想。
忽然,“滴”的一聲,一滴水滴在他的臉上,他睜開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進他的眼里。他跳了起來,放開喉嚨喊:“來人哪!來人哪!”
“什么事?先生!”服務員慌慌張張地跑進來。
“樓上是誰,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氣地問。
服務員看看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當代德國大音樂家貝多芬先生。”
“哦!是貝多芬!難怪彈得這要好!”旅客一聽,怒氣立刻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關照他,不要讓水漏下來呢?”
“不,不!你不要打擾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輕步走上樓去,透過門縫,見貝多芬全神貫注地彈著,琴邊放著一盆水。旅客正在納悶兒,突然,看見滿身大汗的貝多芬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繼續(xù)彈下去。啊!原來貝多芬練得手指發(fā)燙了,需要隨時用水冷一下。因為過于緊張匆忙,水濺了一地,順著地板縫滴到樓下去了。
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離開。當他下樓時,不禁暗暗感嘆道:“真是勤奮啊!怪不得成為偉大的音樂家。”
【課外閱讀苦練貝多芬的故事】相關文章:
勤學苦練的故事03-14
貝多芬故事03-22
關于貝多芬的故事02-29
勤學苦練的故事優(yōu)秀[15篇]03-15
我的課外閱讀故事02-05
我的課外閱讀故事(經典)02-06
我的課外閱讀故事[匯總5篇]02-07
貝多芬作文07-19
與貝多芬對話作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