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后高考時代:職業教育延續人生夢想
后高考(微博)時代:職業教育能否成為夢想的延續
職業教育延續青春夢想
網易教育訊 今年高考的錄取工作已進入尾聲,早已拿到分數的考生們對于自己能否被心目中的大學錄取有了大致的判斷。
今年的高錄取率使落榜生只有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或發揮失常的落榜生,還有一些是自動放棄的落榜生。而落榜之后,“出路在哪里”卻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在眾多出路中,職業教育可以說是讓人欣喜的選擇。
學生觀念開始轉變
當今社會競爭壓力大,大學生就業成為了一道難解的迷題。相反,職業學校畢業生所受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更多的人開始把寶押在了職業教育上。
18歲的李曉曉在徐州新華電腦專修學校的報名報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李曉曉做出這個決定并不容易。“我爸媽是堅決反對的,他們想讓我上三本院校。”李曉曉對記者說。
李曉曉家在徐州市沛縣某農村,離縣城有20多公里,人均收入并不高,絕大多數人還是耕地為生,農閑時會打工掙些外塊。
村里人對于大學生的概念還停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考上大學的人都牛氣的很。回來探親時都會開著小汽車,手里拎著沒見過的水果。而我們這些沒文化的人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了。”李曉曉的父親嘆了口氣說。正是懷著這種心態,父輩們總是希望兒女們能考上大學,能夠在鄉親們面前抬起頭。“即使生活得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
而李曉曉卻不這樣想:“還是職業院校好,在徐州新華電腦專修學校上兩年學習一名技能,而且徐州新華施行‘技能+學歷’的教學模式,我在校期間還可以考取大專學歷。學校非常重視技能實訓課程,畢業時可以掌握一門強硬的技能,又有大專學歷,我還愁找不到好工作嗎?工作后,我還可以為家里減輕不小的負擔。再說,大學生還不一定比職業院校的畢業時掙得多呢。村西頭的二叔家出了兩個大學生,都在北京上班,工作6年了還是租房住。而村北頭的李月上的是職業院校,才4年就已經在北京買房了。”最終,李曉曉還是說服了父親,走上了職業院校之路。
和李曉曉具有類似想法的人確實開始多了起來。據徐州新華電腦專修學校資深職業規劃師李老師介紹,今年到目前為止,招生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五個百分點。
成本更低 收益更大
從時間和金錢的支出和收益上來看,職業教育確實有著傳統教育不可比擬的優勢。
“大學學費大約在5000元~6000元之間,再加上書本費、住宿費、生活費四年下來要花六萬元左右。”畢業于某大學的王賽芯說。
“而徐州新華電腦專修學校每年的學費是8000元,學生入學可以享受愛心助學獎學金3000元。只需要學習1年半或2年,畢業后,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會為每個學生推薦工作。整個算下來并不需要太多的錢。”李老師說。
就業更有保障
在就業上,職業學校也具有普通高校不可比擬的優勢。即使在就業困難的今天,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并未受到影響,絕大部分學校的就業率依然能保證在90%以上,而大學生的就業率則是慘不忍睹。甚至有些名校的協議就業率并不高,如南大總協議就業率只有38%,東大協議就業率54.86%。
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的收入也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少。剛到公司的工資基本上都能保持在1500元以上,兩年后就會拿到3000多元,比一些大學生掙得并不少,甚至更多。很多職業院校優秀學子的成功事跡也讓眾人津津樂道。而大學生呢,很多的人已經開始走入基層崗位,月收入也常在1500元左右。一部分大學生甚至還是啃老族,沒有工作,又何談收入呢?
【后高考時代:職業教育延續人生夢想】相關文章:
延續的作文11-10
讀《時代廣場的蟋蟀》后感03-09
讓愛延續作文07-28
愛的延續作文08-07
愛在延續作文11-25
延續悲傷作文11-28
延續著的的微笑作文11-19
過程總在延續作文08-07
(合集)讓愛延續作文08-25
延續動詞與瞬間動詞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