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妖嬈非洲
?
無論在黑非洲長期工作,還是到黑非洲臨時訪問,我最感興趣的一個人文景觀就是那里的女子發型。
世界其他幾個大洲,在這方面可以說沒有哪一個能夠與其媲美。黑非洲這道獨特的景觀,曾引起不少外界人士的驚嘆。究竟有多少種,誰也說不清。有人說,僅剛果的女子而言,發型就有上百種。就此,我詢問過剛果的朋友和在剛果工作過的同胞。
他們雖然都說不出那里發型的確切數目,但誰也無法否定“上百種”之說。這是因為,剛果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不多,但卻有大小部族170多個,而許多部族的女子都有自己的發型。我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參觀過幾家大型的女子發廊,她們的發型圖譜上一般都備有20多種發式供顧客選擇。
在西非的多哥,我在兩家簡樸的街頭發廊門前的廣告上看到,她們均能做20多種發型。據非洲一家雜志說,粗略估計,黑非洲主要的、流行較廣的發型,恐怕至少也有50多種。
黑非洲女子的發型因地域、民族、年齡和職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就年齡和職業來說,一般是青年和中年職業女子講究發型,兒童和老人,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兒童和老人,不大做發型。從地域和民族來說,發型的不同,過去往往反映不同的文化傳統。
尼日爾女孩子頭扎兩三條小辮表示失去父母,是一種長期的習慣做法。幾內亞的科內亞克族女子崇尚公雞,就將自己的頭發束為雞冠狀。這是原始圖騰崇拜遺留下來的殘跡。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不同民族與部族之間文化交流的加強,發型的特別寓意成分逐漸淡化,而主要體現的是不同人的不同審美情趣。
當然,也有一些部族的女子根本就不做發型。這主要出現在蘇丹尼格羅人南支的一些部族。其中,肯尼亞東南部的馬賽族人和西北部的桑布魯人的民族傳統是,男子留長發,而女子則剃光頭。同樣也居住在肯尼亞西北部的圖爾卡納人,其女子則把頭四周的頭發都剃得光光的,只在頭頂留下一綹長發,披散在頭的兩側,或拖在腦后。
這些部族的古老傳統一直持續到今天。但是,她們這樣做,也并無什么特殊的含義,也只是視為一種美。
對尼格羅人來說,無論是蘇丹尼格羅人,還是班圖尼格羅人,絕大多數婦女是非常講究發型的。
首先,她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臉形,設計和確定基本的發式。然后,從發式需要出發,將滿頭秀發劃分成或方或圓若干塊,并確定把每塊上面的頭發編成什么式樣的發辮。接著,在頭發上涂抹油膏,有時還需要攙和上幾縷絲線,以便編成自己所需要的發辮。最后,將編好發辮或單獨或串聯,或挺立或匍匐,擺放成多種多樣的花式,從而塑造出千姿百態的奇妙景觀。
【妖嬈非洲】相關文章:
妖嬈之冬作文04-30
妖嬈多姿的春天作文04-30
非洲獴04-29
堅毅的非洲04-30
非洲的感受04-27
非洲草原上04-30
非洲黑龍的簡介01-29
非洲的鼓樂文化04-28
走進非洲(二)05-02
非洲慈鯛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