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東湖區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
東湖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
南昌市東湖區,位于南昌市中心城區,是全省政治、經濟、商業、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信息、醫療衛生的中心,是南昌市的一個重要行政區。面積18.35平方公里,下轄公園街道、滕王閣街道、百花洲街道、八一橋街道、墩子塘街道、豫章街道、大院街道、董家窯街道、彭家橋街道等9個街道辦事處和賢士湖管理處。居民12.30萬戶, 44.64萬人。區人民政府駐疊山路136號。東湖區有許多名勝古跡和聞名遐邇的人文景觀。南昌著名的“豫章十景”勝跡就有“滕閣秋風”、“蘇圃春蔬”、“東湖曉月”、“章江曉月”、“龍沙夕照”、人民公園、老動物園、百花洲、青山湖游樂場、古代名剎佑民寺、江南名樓滕王閣、八一起義和八一廣場舊址;還有大安寺、杏花樓、鐘鼓樓、寧王府、八一大橋、賀龍指揮部、葉挺指揮部、朱德軍官教導團、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省博物館、省科技館等吸引了廣大四海賓客。區內駐有省、市黨政軍領導機構及中央、省部屬單位,并駐有江...
目錄 歷史沿革 人口 行政區劃 自然地理 收縮展開 歷史沿革北魏年間,酈道元著《水經注》中,即有東太湖的記載。唐宋以后至今,均稱東湖。宋以前地屬南昌縣。宋太平興國六年分南昌縣西北境置新建縣后改建后改屬新建縣。清代南昌舊城的`五門——章江門、德勝門、永和門、廣潤門和順化門的一部分地區以及三條大街(中大街、西大街、東大街)均在轄區內。1926年設南昌市后,分別為第一、二、三、五(部分)、七(部分)、九區。1949年解放初期為第一區、第二區。同年10月撤區。1951年恢復第一區、第二區。1955年分別稱名東湖區、勝利區。 1980年兩區合并統稱東湖區。因區內有著名風景湖東湖而得名。1997年9月1日,設立南昌市東湖區沙井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沙井。管轄原豫章街道辦事處的昌北街第一至第四、廬山南大道居委會和新建縣長堎鎮衛東行政村的陶家舍、沙井、西源劉家村小組構成的行政區域(贛民字[1997]179號批復)。1997年,東湖區位于市區東部。
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492016人,其中滕王閣街道11160人、勝利路街道15409人、子固路街道15044人、楊家廠街道13297人、八一橋街道33078人、豫章街道33743人、百花洲街道22221人、墩子塘街道36775人、公園街道30157人、大院街道29106人、董家窯街道100949人、彭家橋街道94053人、青山路街道38180人、沙井街道17372人、水上公安分局虛擬街道1472人。
行政區劃1997年,東湖區轄14個街道:董家窯街道、彭家橋街道、公園街道、子固路街道、豫章街道、百花洲街道、楊家廠街道、勝利路街道、大院街道、墩子塘街道、滕王閣街道、八一橋街道、青山路街道、沙井街道。區政府駐疊山路26號。 2002年9月13日,撤銷子固路、楊家廠、勝利路街道辦事處。2002年底,東湖區轄11個街道,127個居委會,1個行政村。區政府駐疊山路。 2004年9月7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4]70號)調整南昌市市轄區部分行政區劃:將西湖區朝陽洲街道的西船居委會,青山湖區塘山鎮的永和、公園、賢湖、永溪、長巷、七里6個村劃歸東湖區管轄。將東湖區彭家橋街道的187、高新、南大北院、青山湖、謝家村、星光、上坊路、江大南路、南大南院、南昌水專、北京東路11個居委會,青山路街道的潘坊、電化、塘山北、塘山南、紡園一、紡園二、紡園三7個居委會劃歸青山湖區管轄。調整后,東湖區轄董家窯、大院、公園、百花洲、墩子塘、豫章、八一橋、滕王閣、沙井、青山路、彭家橋11個街道,區政府駐疊山路。 2004年底,全區轄10街道:董家窯、大院、公園、百花洲、墩子塘、豫章、八一橋、滕王閣、沙井、彭家橋等。共有79個社區、27個家委會、6個行政村(不包括沙井街道)。 公園街道轄:上營坊、民德路、經堂巷、戴家巷、環湖路5個社區居委會;軍分區、婦保、江西賓館、冶金設計4個家委會。 滕王閣街道轄:民巷、章江路、下鳳凰坡、上鳳凰坡、滕王閣、射步亭、李家巷、子固路、鐵街、榕門路10個社區居委會。 八一橋街道轄:大士院西、大士院北、大士院南、豫章后街、芭茅巷、裘家廠、西濠街7個社區居委會。 百花洲街道轄:劉將軍廟、狀元橋、火神廟、南湖路、淵明北路、白馬廟、郵政路、楊家廠、水金臺、包家巷、桂旺巷11個社區居委會;市第一醫院家委會。 墩子塘街道轄:黨家巷、張家廠、墩子塘、右營街、馬家池、北湖、下水巷、湯家園8個社區居委會;江中、兒童醫院、市公交、市委4個家委會。 大院街道轄:院一、院二、公園路、二七北路、福州南路、廣場北路6個社區居委會;林業、金翔、農業、測繪、園林、八配6個家委會。 豫章街道轄:下正街、東濠街、洪城、經緯、上沙窩、下沙窩、濱江、四經路8個社區居委會;愛國、陽明、德瑞、綠園、江纖5個家委會。 董家窯街道轄:五緯路、豆芽巷、金家山、青山南路、青橋、南永和路、南京西路北、賢士一路、南京西路南、賢士二路、殷家巷、賢士花園第一、賢士花園第二、朱家湖14個社區居委會;江醫、一附院、江紙、佘山路4個家委會。 彭家橋街道轄:文教路、北京西路、福州路、七里街、李家莊、洪都北大道、新祺周、江中花園、湖畔、文教路北10個社區居委會;江西師大、光明2個家委會。 沙井街道(紅谷灘新區)辦事處駐沙井村。轄:廬南、老北站、昌北、沙井、豐和5個社區;沙井、鳳凰、衛東3個行政村;昌北農場。 賢士湖管委會轄:永和、永溪、賢湖、公園、七里、長巷6個行政村。
自然地理東湖區地處南昌市東北部,東經115°1′--35′,北緯28°40′--44′之間,區劃調整后的東湖行政區域呈不規則扇面,東以北京西路與洪都大道的交會點、洪都北大道、青山湖西岸線、青山北路、青山湖閘與富大有堤交會點為界;南以北京西路、八一廣場南端、八一大道、中山路、中山橋、中山西路為界;西、北均以贛江南航道中心線為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27.2米,最低16.4米。氣候為盆地氣候。
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東湖區
東湖區(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東湖區)
東湖區位于全國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市的東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 117度12分至 117度53分,北緯49度19分至49度41分,是內蒙古自治區級創匯農業開發區。西連國家級開發區經濟合作區,南接扎賚諾爾能源重化工基地,北與俄羅斯阿巴該圖鎮接壤,東鄰新巴爾虎右旗。轄區面積261.04平方公里。下轄 新開河街道辦事處和二卡生態區兩個行政區域,六個自然村。
目錄 區情概述 歷史沿革 地緣優勢 自然資源 收縮展開 區情概述東湖區位于全國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市的東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 117度12分至 117度53分,北緯49度19分至49度41分,是內蒙古自治區級創匯農業開發區。西連國家級開發區經濟合作區,南接扎賚諾爾能源重化工基地,北與俄羅斯阿巴該圖鎮接壤,東鄰新巴爾虎右旗。轄區面積261.04平方公里。下轄新開河街道辦事處和二卡生態區兩個行政區域,六個自然村。
歷史沿革1992年3月,滿洲里市東湖區成立,始稱郊區,次年3月更名為東湖區,總面積261.04平方公里,其主要功能為借助地緣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出口創匯農業。1999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東湖區為自治區級創匯農業開發區。 2000年1月27日,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民政廳批準設立新開河鎮。 2005年,東湖區下轄新開河鎮和二卡生態區兩個行政區域。
地緣優勢東湖區北與俄羅斯接壤,行政中心距中俄邊境僅2公里,西距市區25公里,境內有濱洲鐵路、301 國道縱貫而過。鐵路東經哈爾濱通向全國,西向后貝加爾通往俄羅斯、歐洲,形成聯接歐亞鐵路運線的大陸橋;301國道向東并入全國公路網,西穿新巴爾虎右旗通蒙古,北入滿洲里公路口岸直達俄羅斯 ,成為農產品“內集外散”的兩大交通動脈。便利的交通將呼倫貝爾市區域內的海拉爾區、扎蘭屯市、阿榮旗、莫力達瓦旗等農業旗市聯為一體,組成彼此互補 、區域化布局的全呼倫貝爾市區域創匯農業協作型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網絡,也使得國內其它農業地區成為東湖區依托品牌出口創匯的后方基地。 根據中俄兩國口岸協定,目前東湖區正積極籌建力爭早日啟動開通位于東湖區境內的.中俄二卡--阿巴該圖雙邊公路貨物運輸口岸。該口岸距俄紅石市45公里,距阿巴該圖鎮僅6公里,對推動雙邊經貿往來、發展旅游產業和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自然資源東湖區擁有廣闊的天然草場資源 、肥沃的土地資源 、豐富的礦產資源 、淡水資源和潛力巨大的生態旅游資源。全區可利用土地面積190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場面積24萬畝, 林地面積1.5萬畝,優質耕地2.4萬畝;有豐富的過境地表水資源,烏勒革寧河、新開河相通穿越南北,全區75%的耕地可利用兩河水灌溉;優質褐煤探明儲量21億噸,能源開發的資源基礎雄厚;淡水養殖水域面積1.06萬畝,其中達蘭鄂羅木河、海拉爾河、新開河三河交匯而成的二子湖占全區整個水面的50%,通過新開河與全國第五大淡水湖-呼倫湖相通,屬營養型湖泊,水質良好,無污染,天然餌料比較豐富 ,所產的鯉魚、鯽魚、狗魚、鯰魚、黃金蝦和湖蚌是天然的綠色水產品,深受國內外游客青睞;天然濕地面積10萬畝,濕地內有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鳥類八十余種 ;野生資源中野生動物主要有狼、狐貍、水獺、黃羊、野兔等十余種,野生經濟植物主要有花臉蘑、草蘑等,屬天然綠色食品,另有黃芪、柴胡等野生中草藥十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