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代》:亞洲父親不可承受之重
一邊是繁忙工作,一邊是父親職責,新時代亞洲老爸們處在兩難中。不過,美國《時代》周刊4月5日載文提醒那些老爸,再忙不能忘了孩子,讓孩子幸福也是讓自己幸福。
特殊的“父親之課”
周六早晨,新加坡崇福小學教室內,一堂特殊課程吸引了眾多“學生”。不過這些“學生”已老大不小,多是三四十歲的老爸。這堂課名叫“父親之課”,主講是新加坡“父親中心”創始人王孫華,“父親中心”的宗旨便是“引導父親融入孩子生活”。
亞洲的父親們怎樣和孩子相處呢?一名父親在課上講述了他獨特的“數字育兒法”。他花費2000美元在家里各個角落安裝攝像頭。即使他埋頭辦公室,也能通過網絡時刻看到孩子。“數字育兒法”引來課堂內一陣哄笑。但笑過后,這些老爸們陷入沉思。
這是個極端案例,卻真實反映了如今亞洲父親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他們已認識到為父職責,但繁忙工作卻讓他們無暇陪伴孩子。
“你們有職場計劃、理財計劃或度假計劃,”王孫華說:“但對于如何做一名稱職的父親,你們有計劃嗎?如果有,請舉手。”沒人舉手,整個課堂陷入寂靜,靜得能聽到空調吹出的陣陣冷風聲。這些“學生”在各自領域內都是叱咤風云的精英,但面對王孫華的問題,他們覺得心虛。
“當然,通過網絡看管孩子,也算‘獨具匠心’,”王孫華說:“但父親真正的責任是讓孩子學會在你們不在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
亞洲父親之痛
王孫華的話確實戳到亞洲父親的隱痛。在亞洲,孩子們更多時候無法看到父親。
38歲的王占鴻是香港一名塑料商人,他的一天可以代表亞洲父親的典型生活。每天早晨8點,他已坐在辦公室,12個小時后才下班。等他回到城郊家中,已是晚上10點。而他的4個孩子最晚11點就要上床睡覺,也就是說,幸運的話,他有一個小時享受天倫之樂。不過,忙碌一天的他此時已疲憊不堪,還要吃晚飯和休息。此外,一年中,他幾乎有一半時間在外地出差。“我覺得給孩子的時間太少了”,他說。
談到孩子,內疚寫在王占鴻臉上,也寫在許多亞洲父親心中。印度新德里心理醫師桑賈伊·區夫說,他經常接待和王占鴻一樣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的男子。他說:“印度男子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當各種壓力增大時,不僅陪伴孩子的時間減少,教育孩子的效果也有折扣。”
阻攔亞洲老爸陪孩子的原因多種多樣。日本東京一名35歲人力資源經理把怨氣撒在“冷血”老板身上。他說:“在我原來那家單位,大部分人沒孩子,他們不懂與孩子團聚的重要。孩子出生后,單位幾乎沒給我多少假期。”
也有人歸咎于亞洲人獨有的人際相處方式:“酒桌”應酬。韓國首爾辦公室職員安燦說:“我深知需要給孩子更多時間。”但一下班,安燦還是和同事、客戶一起去喝酒。“有時孩子看到我就表現出很委屈的樣子,總是要求我留在家里。”
另外,現在的亞洲人生育時間較晚。孩子出生時,他們大多處于最繁忙時期。新加坡一家快餐店老板拉菲爾·陳41歲時有了第一個孩子,他說:“工作上的事情隨年齡增大而增多。這就是為什么當我有孩子時,情況變得艱難。”
工作流動性加強也給如今的父親帶來更多困難。電話、網絡等科技進步則讓人們更難徹底擺脫工作。即使在家中,人們也不得安寧。
最后,理解現如今亞洲老爸的困難還要考慮過去發生的一系列事件。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電腦千年蟲”事件以及2003年非典風波,回顧這些事件前前后后,就能解釋亞洲人現在的工作為何那么多。經歷波折后,人們危機感更強,他們更努力工作,攢更多錢以防今后再有意外發生。
時代之變
承受工作和育子雙重壓力的亞洲老爸是時代的產物。
50年前,做名好父親并不像如今這么難。作為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父親的職責僅是下班時走入家門,坐在椅子上。做家務和照顧孩子完全是媽媽的事。香港大學社會學教授丹尼·王說:“上一代父親顯得更加冷漠和嚴肅,與家庭成員的距離也更遠一些。”
與父輩不同,由于女性涉足職場,現在的亞洲老爸正經歷轉型時代。夫妻都有收入對家庭的好處顯而易見。可女性生活更充實的同時,給男性的壓力卻在增加。他們需要與妻子共同承擔家長角色,不能再以工作忙為由對家務事甩手不干。面臨新職責,亞洲男性并不老道,他們中許多人仍在適應新角色。他們開始學著買菜做飯、接孩子上下學或是給孩子換尿片、喂奶。
新加坡快餐店老板拉菲爾·陳說:“每天下午,我的妻子從幼兒園把孩子接到辦公室,在單位休息室給孩子弄點吃的。然后我接走孩子,陪孩子玩兩個小時,晚上9點左右帶孩子回家。”家務事只是家長職責一部分,教育孩子才是重頭戲。父親需要開發孩子的智力,甚至需要像母親那樣溫柔,輔導孩子做作業或跟孩子談心。
從社會層面看,這一變化不亞于地震。50年前,亞洲男性從農村走向城市和沿海地區,在外地的他們幾乎見不到孩子。依靠父親的工資,第二代人上了大學,在城市找到工作。為扎根城市,他們依然需要努力工作,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自然不多。而第三代人一出生便能享受先前兩代人拼出的幸福生活,于是,他們不再甘心忍受見不到爸爸的痛苦。
新加坡一家軟件公司的客戶經理本杰明·納登說:“我們明白父親是全家經濟支柱,他們需要工作。但如今的孩子對父親有更多期望,他們還要父親的時間。”
【《時代》:亞洲父親不可承受之重】相關文章:
技術的不可承受之重04-30
不可承受之圓滿作文12-10
不可承受之圓滿的作文07-31
生物不能承受之重04-30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母愛05-06
暴利之暴:公眾難以承受之重05-03
隔輩之愛:能否承受之重?05-02
環境惡化:人類難以承受之重04-26
中國經濟能否承受高油價之重05-02
帝國時代3亞洲王朝秘笈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