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燒傷處理四大誤區
燒傷后患者如不能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療,家屬一般會采取一定的措施對燒傷部位進行處理,及時正確的處理方法通常可以將高溫對皮膚的損害降到最低,但如果處理方法不得當,不但會給醫生后期診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有可能引發創面感染。針對醫院接診的燒傷患者早期傷口處理情況,田宜肥主任指出,對于燒傷后第一時間的傷口的處理,患者還存在幾大誤區。
誤區一:燒傷后不能用冷水沖
有人認為燒傷后不能用冷水沖,否則會起水泡。其實燒傷后起不起水泡與燒傷原因和燒傷深度有關,與燒傷后是否接觸冷水無關。
還有人認為,自來水里細菌太多,因此不能用來沖傷口,田宜肥主任解釋道,其實相比于細菌感染的風險,不能及時降溫帶來的危害是更大的,用自來水迅速降溫可以使創面迅速冷卻,避免高溫造成皮膚更大面積的損害。而通常自來水清洗是不容易造成感染的。
當然,如果是硫酸燒傷則不宜直接用冷水沖洗,應先用干抹布將硫酸擦干,再用冷水沖洗。
誤區二:在創面抹牙膏,紫藥水,或者醬油等
在燒傷的創面涂抹牙膏,紫藥水,醬油,甚至是煙末屬于民間的偏方,但這些偏方其實并沒有科學依據,甚至會加重傷勢。在武警醫院接診的病人當中,田主任回憶,曾有病人在燒傷的創面上涂抹過各種偏方藥物。其實牙膏本身沒有抗感染作用,而且常帶有一定數量的病菌。牙膏中的摩擦劑是一種細的礦物質粉末,對創面是一種刺激物發泡劑和調味劑,對創面也無治療作用,反而會刺激創面引起肉芽增生和創面感染;而紫藥水,紅藥水,醬油一類有色物質抗感染能力都不強不能很好地控制創面感染,反而使醫生不能明確了解燒傷深淺程度影響治療方案的制訂。
田主任建議,無論燒傷是l度還是Ⅱ度,最好的辦法就是簡單地用冷水降溫,不要私自用民間一些偏方處理,否則到了醫院醫生還要進行清洗,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此外醫生的清理的過程中患者也要承受很多痛苦。
誤區三:燒傷后應該喝大量白開水
有人認為,燒傷后患者口干舌燥或者組織液外滲,應該及時補充水分,喝大量白開水。田主任告訴記者,燒傷后大量喝水會稀釋血液內電解質,導致水中毒,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補充適量含電解質的水,比如鹽水。
誤區四:傷后不能吃發物
所謂發物,是指能使病情加重或舊病復發的某些食物,如魚、蝦、羊肉、狗肉、韭菜、香菜等。其實,發物是一種民間說法,在實踐中我們并未發現吃發物后使病情加重或舊病復發的實際病例。相反,由于這些食物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蛋白質,反而對燒傷創面的愈合有很大幫助。所以,只要平時對這些食物無特殊反應,燒傷后就可以多吃,以利于創面愈合。
【燒傷處理四大誤區】相關文章:
中考英語寫作的四大誤區10-11
慎防:創業投資四大誤區08-28
美國留學四大誤區深度解讀05-21
投資理財四大誤區要注意05-12
大學生求職常見四大誤區09-28
英語四六級聽力復習的四大誤區09-30
關于英語六級聽力四大誤區講解10-03
英語四級聽力復習避開四大誤區10-11
6月英語四級聽力復習四大誤區07-21
考教師資格證的四大誤區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