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教學中的錯誤資源研究課題開題報告(2)
五、研究方法1、觀察法: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的現錯誤,并且記錄下來。
2、行動研究法:通過聽課或在自己的課堂中尋找學生出現的各種錯誤資源,并加以充分的利用。
3、文獻法:通過上網搜集、閱讀理論書籍等途徑收集教育學、心理學方面對研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錯誤資源的利用研究”有幫助的知識,加深對本課題的理論認識。
4、個案法:通過對班級學生的個案研究,掌握不同學生學習錯誤原因和內容差異性,并根據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效運用教學中的錯誤資源。
六、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14年5月至12月)
(1)搜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的提綱,并組織力量進行論證;
(2)撰寫課題研究的總體方案(開題報告),擬定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健全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組內分工,明確各自職責。
2、實施階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
(1)理論學習。課題組教師全面收集、查閱有關理論和相關資料。
(2)分析歸類。在全面深入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收集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錯誤資源,進行原因分析,加以利用。
(3)實驗研究。結合課堂教學,記錄、歸納學生容易出錯資源,記錄學生對待錯誤題型的態度和錯誤的原因;反思學生錯的原因,探索運用錯誤的資源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提出錯誤資源化的教學策略,撰寫專題論文。
3、總結階段(2015年1----6月)
(1)完成研究資料的整理,寫出研究報告;
(2)研究成果的及時推廣,鞏固成果,并做好后續工作。
七、預測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形式
1、根據典型案例總結出學生錯誤資源合理利用的途徑、策略,并撰寫成論文。
2、提高課題組成員捕捉并利用學生錯誤資源的能力、自我的思辯的能力。
3、撰寫本課題研究報告,力爭有多篇論文獲獎和發表。
八、課題研究的保障
本校屬于山西省示范小學,領導高度重視教育教學工作,曾多層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教學設備在同等學校中比較完善,教師教研氣氛濃厚,利于開展課題研究。
本課題負責人李兆峰擔任學校的教學校長,既有教學一線的教學經驗,又有足夠的管理經驗,更利于組織老師們進行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他十分重視學校的教學工作,有足夠的課題研究經驗,時間充足,能勝任課題負責人的工作。
參加課題研究的成員,工作熱情高,教學態度端正,都是學校的骨干教師,又分別來自教學一線低、中、高段,都承擔過省級以上課題研究的研究,有課題研究的經驗和時間保證,研究熱情高,有研究的主動性。其中康慧和劉改榮老師是山西省教學能手,山西省學科帶頭人,同時承擔學校教研工作,能帶動和引領教室們進行研究。其他幾位教師中有兩位是教研組長,都是學校教學的中堅力量。
九、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李兆峰:為本課題負責人,全面負責課題研究工作
康 慧:課題組長,負責課題實驗方案制定、工作總結,組織日常活動,并且和其他成員一起進行行動研究。
劉改榮:課題研究主要指導成員,負責觀察分析課堂教學中的錯誤,和老師們一起分析、反思,尋求解決策略,指導教師們的教學研究工作。
張玉鳳、趙寶娥、王愛榮、郝瑞芳、張瑞仙、王俊玲 課題研究成員,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針對四大領域的數學內容進行行動研究并且反思積累資源。
【課堂教學中的錯誤資源研究課題開題報告(2)】相關文章:
學生消費研究課題開題報告09-29
課題開題報告(2)06-05
音樂開題報告(2)06-29
英語開題報告(2)10-09
開題報告模板(2)09-04
化學開題報告(2)06-09
論文開題報告(2)09-27
開題報告精選范文(2)07-31
優秀開題報告(2)07-29
專科開題報告(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