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親子溝通現狀調查報告
“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這估計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總聽人說,隔代教育容易養成霸道總裁、極品作女,事實是否果真如此?隔代教育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一、新時期親子關系的現狀
**社區位于**新城西區境內,隨著城市化建設的發展,轄區內房屋全部拆遷結束,經濟繁榮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許多農村家庭都住進了高樓大廈,居民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年輕的父母忙于工作,幾乎無暇顧及孩子,于是,撫養孩子的重擔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而祖輩覺得替子女撫養下一代是他們的義務并且也很樂意這樣做。
但是,因“隔代教育”問題引發的家庭矛盾也日漸增多,近期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一經播出,便引爆了親子教育問題大探討。該劇一開篇,便著力表現奶奶“公主教育”帶來的惡果——“虎媽”趙薇就扇了女兒茜茜一個巴掌,原因是快要讀小學的女兒缺乏基本生活常識,被爺爺奶奶慣出了公主病,穿衣吃飯挑三揀四,不僅對長輩沒有絲毫尊重,到別人家做客時還對主人家的各種東西嫌棄,甚至還出言不遜。女兒如此“為非作歹”,讓趙薇看到了“隔代教育”的問題所在,所以她狠下心把女兒接到身邊,甚至辭職做起了全職媽媽。而劇外,這因隔代教育而被寵壞的茜茜也引起了諸多家長的共鳴。類似“趙薇”與“婆婆”之間的隔代教育問題,其實是當下中國式教育中最普遍的現象。
我家隔壁奶奶家,是個獨生子家庭,由于兒子工作性質的原因,孫兒由一歲起就跟著他爺爺奶奶生活,當他長到四五歲時,他對爺爺奶奶的依賴程度遠遠超過對他父母的依賴程度,只要幾分鐘看不到爺爺奶奶他就會哭著到處找,而每次當他爸爸媽媽回工地上班,他只是當時哭一下,幾分鐘過后就不再尋找爸爸媽媽,感覺對父母沒有太大的留戀,對父母的依賴性不是很高。
二、新時期親子關系——隔代撫養的存在問題
1、霸道總裁養成ing
有了爺爺奶奶的保護傘,寶寶們總會提出“放肆”的要求。這樣任性的愛讓寶寶形成嬌氣、霸道、自私的性格,對寶寶以后的成長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比如,和同齡寶寶不容易相處;一旦自己的愿望不能達成,便會大哭大鬧。
2、依賴成疾
爺爺奶奶帶孩子時最容易出現這樣的場景:孩子會走路,爺爺奶奶還要抱著;孩子的玩具撒了一地,爺爺奶奶收拾好了。寶寶正處在認知事物、學習嘗試的時期,這種愛只會剝奪了寶寶學習的機會。事事包辦的教育方式培養出的寶寶往往依賴心強,缺乏獨立性,遇到事情只會等別人解決。
3、“老人病”纏身
和老年人呆久了,孩子就會慢慢被同化,爺爺奶奶那一輩的習慣也會逐漸轉移到孩子身上。有的孩子張口閉口就是成人腔,有的則視野狹窄,不樂于接觸新事物。這些“老人病”讓孩子失去了天真活潑、好奇好動的個性,嚴重的還會讓孩子心胸狹窄,心理老年化。
三、改善新時期隔代撫養下親子關系的策略
1、父輩轉變觀念與祖輩各司其責、優勢互補,共促幼兒發展
不管是隔代撫養和父輩撫養都有著他們自己的優勢,祖輩和父輩各自明晰自己的職責,相互之間互相配合。祖輩在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上有著豐富的經驗,父輩在育兒觀念上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能適應不斷變化更新的社會需要,所以二者應相互整合自己在育兒方面的觀念,在尊重祖輩經驗的同時還應該結合父輩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育兒理論知識,協調并達成一致的科學的育兒觀,將祖輩的實踐經驗與父輩的理論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
2、父輩在忙于事業的同時更要關注親子關系的良好發展
當今社會的快節奏及不斷變化的需求,使現代年輕父母的壓力不斷增大,不但要顧及家庭還要顧及自己事業的發展,然而要跟上社會的腳步就必須使自己的事業不斷進步,以致于父母為了更好的照顧家庭不得不更加注重事業的發展。此消彼長,在顧及事業的同時對家庭的照看就會相對來說要少一點,因此與孩子的溝通就會較少。但是親子之間的關系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父母不管再忙都應該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使孩子感受到雖然父母很忙但是依然很關心愛護自己,從而使孩子形成安全的親子依賴,促進親子關系之間的良好發展。
【親子溝通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0-24
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5-14
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09-28
環保袋的使用現狀調查報告09-01
當前醫患關系現狀調查報告09-02
美術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08-10
社會公德現狀調查報告09-12
幼兒識字能力現狀調查報告08-21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7-03
社會公德現狀調查報告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