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計量日主題是什么
2016年世界計量日主題是什么?快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2016年世界計量日主題:確定為Measurements in a Dynamic World(動態世界中的計量)。
國際計量局局長為2016世界計量日主題致辭
計量是支撐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自1875年簽訂《米制公約》以來,科學的計量方法和準確的測量數據給世界科技帶來了日新月異的發展,而科技的發展同樣也帶來了不斷革新的測量需求,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現如今,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時代背景下,動態數據的準確測量和新型的計量方法尤為重要。如工頻到變頻、傳統材料到新型材料、常規能源到新能源等技術不斷革新著世界,那么捕捉實時數據,依靠傳統的測量方式難以滿足,世界亟需新方法來適應新時代。
世界計量日作為推廣計量的世界性紀念日,而計量作為加速科技發展的重要依據,推廣鼓勵適用新時代的計量方式也自然成了其神圣使命,而此次計量日主題則恰恰反映出國際計量局所作的努力及愿望。
近日,國際計量局主席為2016年世界計量日致辭:作為一名機械工程師,我腦海里第一個想到是動力學是應用物理學的一個分支,特別在經典力學領域中,關于力和扭矩及其對運動影響的研究方面。動力學的研究分兩類:線性的(如力、質量/慣性,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動量)和旋轉(如轉矩、慣性矩、轉動慣量、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和角動量)。通常,物體同時參與線性和旋轉運動。
許多儀器在“動態”法制計量學中被應用,舉例說明:
自動稱重儀器:可以對運動物體進行稱重的儀器;
電表:測量電子的流動的儀器;
各種類型的儀器:測量水流量的各種儀器;
及其他各種液體流量、氣體流量和計價器。
然而在英語中,“動態”一詞不僅與運動有關,也與變化有關。
一個運用在多種不同科學(如計量)和工程學科中的例子可以突顯這個連續性的和富有成效的“變化”,那就是太空旅行。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研制出第一架可控制的,具備持續自動推進功能的飛機。1957年10月4日,蘇聯將人造衛星1號送入軌道,這是地球的第一顆人造衛星。1969年7月20 日,在美國的阿波羅11號任務中實現了第一次載人登月。1998年,國際空間站(ISS)的第一個組件,或居住的人造衛星,投入低地球軌道。2012 年,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成功登陸并對火星進行探索。最近,2014年11月,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任務讓菲萊探測器著陸在彗星上。
計量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關某些國際標準單位的定義工作,諸如對于千克的新的定義已接近完成。為其他國際標準單位作出定義而改進設備的研究持續獲得成功。
計量學如人類文明一樣古老,它還在繼續不斷的變化,還能看到它在加速變化,它仍然是動態的。參與到被我們稱之為“計量”的工作的時刻是非常令人著迷的。
當我們回顧第二十一個世紀的快速變化時,我們可能會說,“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對于計量工作的需要,以及如何滿足這種需求,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毫無例外。而將一個穩定可靠和精準的測量系統所帶來的便利應用于動態的世界無疑是一種挑戰。
眾多新技術的運用滿足了許多社會需求,從本質上講,這是通過穩定和準確的計量才得以實現的。無論是在一個高速運轉的磁盤驅動器中,還是在電網中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和需求變化方面,或是推動環境改善和提高航空航天工業的燃油效率方面,準確掌握動態量對應用高技術取得進展是至關重要的。動態數量也在現有工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火車和卡車的動態稱重和對汽車輪胎與發動機的震動與影響的監測。
這類動態計量的運用帶來了特別的挑戰。在日常應用中,將高度準確的、長期穩定的標準同動態原位計量技術結合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其本身就需要偉大的創新。
想要讓我們的計量能力適用于動態的世界還需要其他措施。對于“2018再定義計劃”來說,對國際單位制(SI)的未來需求將是一個關鍵驅動力。這種變化將確保更大的全球普遍性的測量系統會帶來更多益處,并且在未來科學和技術革新中創造新的機遇。
我們需要動態的組織中處于動態的人們來化解動態世界中的計量問題。
【世界計量日主題是什么】相關文章:
世界計量日主題10-04
世界計量日主題為“計量與光”08-21
5.20世界計量日主題08-15
第16個世界計量日主題07-17
“世界計量日”標語07-09
世界難民日的主題是什么08-09
世界睡眠日主題是什么08-28
世界森林日主題是什么10-14
世界海洋日主題是什么?07-07
世界老年癡呆日主題是什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