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8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題
2016年第8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題: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 建設安全城市”,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社區標準
一、基本條件
社區居民對社區綜合減災狀況滿意率大于70%。
社區近3年內沒有發生因災造成的較大事故。
具有符合社區特點的綜合災害應急救助預案并經常開展演練活動。
二、基本要素
(一)綜合減災工作組織與管理機制完善。成立了社區綜合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工作機制。負責開展以下工作:
全面組織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創建、運行、評估與改進工作。
組織開展社區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編制社區災害風險地圖。
組織編制社區綜合災害應急救助預案,開展防災減災演練。
組織制定符合社區條件、體現社區特色、切實可行的綜合減災目標和計劃。
調動社區內各種資源,確保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等資源的投入,共同參與社區綜合減災教育宣傳活動,提升居民防災減災意識。
組織社區開展綜合減災績效評審。
(二)開展災害風險評估
采用居民參與的方式,開展社區內各種災害風險排查工作。
明確社區老年人、小孩、孕婦、病患者、傷殘人員等弱勢群體的分布,針對風險落實了對口幫扶救助人員和措施。
積極鼓勵居民參與編制并知曉社區災害風險地圖。
(三)制定綜合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預案明確在社區設災害信息員,開展社區災害風險隱患日常監測工作,建立健全了監測制度,災害風險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理的措施落實。
預案明確了特定手段和方法,能及時準確向社區居民發布災害預警信息。
預案明確了領導小組和應急隊伍責任人的聯系方式,有針對社區弱勢群體的對應救助措施。
預案中有社區綜合避難圖,明確了災害風險隱患點(帶),應急避難所分布、安全疏散路徑、脆弱人群臨時安置避險位置、消防和醫療設施及指揮中心位置等信息。
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演練包括組織指揮、災害隱患排查、災害預警及信息傳遞、災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轉移安置、災情上報等內容。能及時分析總結演練經驗和問題,不斷完善社區綜合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四)經常開展減災宣傳教育與培訓活動
以國家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為契機,開展經常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利用現有公共活動場所或設施(圖書館、學校、宣傳欄、櫥窗、安全提示牌等),設置防災減災專欄、張貼有關宣傳材料、設置安全提示牌等,開展日常性的居民防災減災宣傳教育。
利用廣播、電視、電影、網絡、手機短信等媒體,經常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
定期邀請有關專家、專業人員或志愿者,對社區管理人員和居民進行防災減災培訓,適時開展社區間減災工作經驗交流。
每年印制分發社區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材料。
(五)社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較為齊全
通過新建、加固或確認等方式,建立社區災害應急避難場所,明確避難場所位置、可安置人數、管理人員等信息。
在避難場所、關鍵路口等,設置醒目的安全應急標志或指示牌,引導居民快速找到避難所。
避難場所標有明確的救助、安置、醫療等功能分區。
社區備有必要的應急物資,包括救援工具(如鐵鍬、擔架、滅火器等)、通訊設備(如喇叭、對講機等)、照明工具(如手電筒、應急燈等),應急藥品和生活類物資(如棉衣被、食品、飲用水等)。
居民家庭配有針對社區特點的減災器材和救生工具,如逃生繩、收音機、手電筒、哨子、滅火器、常用藥品等。
(六)居民減災意識與避災自救技能提升
居民清楚社區內各類災害風險及其分布,知曉本社區的避難場所及行走路線。
居民掌握防災減災自救互救基本方法與技能,包括在不同場合(家里、室外、學校等)、不同災害(地震、洪水、臺風、地質災害、火災等)發生后,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互幫互救等基本技能。
居民積極主動參與社區組織的各類防災減災活動。
(七)廣泛開展社區減災動員與減災參與活動
社區建立了防災減災志愿者隊伍,承擔社區綜合減災建設的有關工作,如宣傳、教育、義務培訓等,配備了必要的裝備,并定期開展訓練。
社區內相關企事業單位積極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活動,主動參與風險評估、隱患排查、宣傳教育與演練等社區減災活動,在做好安全生產的同時,經常對企業員工特別是外來員工進行防災減災教育等。
社區內學校在日常教育中注重提高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能力,能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為居民開展各類防災減災教育。
社區內的醫院能積極承擔有關醫護工作,關注社區脆弱人群,提高社區救護能力。
社區內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吸收各方資源,積極參與社區綜合減災工作。
(八)管理考核制度健全
社區建立綜合減災績效考核工作制度,有相關人員日常管理、防災減災設施維護管理等制度措施。
社區定期對隱患監測、應急救助預案、脆弱人群應急應對等各項工作進行檢查。
社區定期對綜合減災工作開展考核,對不足之處有具體改進措施。
(九)檔案管理規范
社區建立了包括文字、照片等檔案信息在內的規范齊全、方便查閱的綜合減災檔案。
(十)社區綜合減災特色鮮明
在社區減災工作部署、動員過程中,具有有效調動居民和單位參與的方式方法。
在社區綜合減災工作中,有獨到的做法或經驗,如利用本土知識和工具,進行災害監測、預報和預警,有行之有效的做好外來人口減災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開展日常綜合減災工作,如建立社區網站、社區網絡等。
社區引入了風險分擔機制,倡導居民開展社區各類災害保險工作等。
在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中具有地方特色。
更多防災減災日相關文章推薦:
1.2015年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標語
2.2015年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方案
3.2015年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
4.2015年防災減災日活動總結
5.5.12防災減災日知識宣傳教育材料
6.防災減災日宣傳標語
7.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總結
8.5.12防災減災日宣傳資料
9.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橫幅標語
10.防災減災日活動總結
【第8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題】相關文章:
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總結08-12
防災減災日宣傳標語09-24
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10-27
防災減災日活動總結09-02
學校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08-04
小學512防災減災日活動總結11-02
防災減災日知識問答10-04
幼兒園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07-19
第27個全國學生營養日宣傳活動主題07-30
全國第23個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活動主題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