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團隊勵志講話:距離決定成敗
一支團隊的起落,一項變革的成敗,一份理想的虛實,究竟什么因素在起著關鍵的作用?春日晴好,繞村漫步,一件往事浮上心頭。 2006年,我供職的期刊集團經十多年高速成長之后,開始面臨挑戰:創刊的愿景、創業的激情均已消退,一群媒體人的工作與生活,與媒體應有的氣質背道而馳,價值迷失,軍心渙散。 管理團隊決定重振精神,啟動二次創業,構建現代傳媒機制。經過幾個月籌備,以“陽光下的工作與人生”為主題的變革運動轟隆隆展開,方向清晰,理想誘人,措施得力,很多同事為看得見的光榮與夢想流下眼淚。 然而僅僅半年之后,二次創業就嘎然而止了,“人民群眾”強烈反彈,核心團隊一夜解散,所有的事情進二退三,我作為主推者之一,不得不黯然離開了供職十多年的團隊。 所謂“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世事難道真是如此嗎?后來,一位老同事在閑聊中,竟然道出了問題的癥結:“激情過后,走著走著就累了,而目標卻高掛在天邊,‘成本收益賬’算不過來,李總,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 “追逐月亮吧。即便追不上,你還可以落在群星中。”詩人的這句話,常常激勵著那些不甘于“普通”的人,包括我自己。不過在今天,面對風起云涌的學校變革,我變得越來越關注每一場變革中那些普通人的感受。 我發現,竭力縮短大多數師生從付出努力到獲得成就感的距離,是成功學校持續成長的前提。這其中的“科學道理”是:任何人面對付出與收獲,其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教師如此,學生亦然。 那么據此可以推斷,領導者如何作為在變革進程中堪稱舉足輕重——因為離目標哪怕只有一米,團隊的動力一旦耗盡,結局就是回到原點。所以,校長必須依靠努力與智慧,在每一個環節多進步一點,更通暢一點,哪怕縮短的只是一米之距,學校的格局就可能是新的境界。 如何縮短這樣的距離呢?我們可以設想一下: 當校長勤于學習,善于管理,而且自己就是一個理念庫加方法庫,對教師的評價與指導就會準確有力,年輕教師從普通到優秀,從稚嫩到成熟的距離要短一些; 當校長專注與專業,經年累月“日拱一卒”地推動教研教學,制定考評體系,成熟教師從優秀到卓越,從責任驅動型到擁有專業至上感的距離就要短一些; 當校長長袖善舞,為高素質的教師搭建平臺,使優秀的生源不被截流,令家校的溝通比較得力……則教師從“施肥澆水”到學生“開花結果”的距離要短一些;學生從付出努力到卓有成效的距離要短一些;學校從默默無聞到掌聲四起、贏得各方稱贊與幫助的距離也要短一些…… 綜上所述,一言以蔽之:學校變革,距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成敗,而校長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距離。 http://www.ipr-jzsc.com/【團隊勵志講話:距離決定成敗】相關文章:
簡歷細節決定成敗09-16
投資習慣技巧決定成敗09-09
細節決定成敗議論文07-19
細節決定成敗心得體會08-10
高考預測作文題:細節決定成敗07-25
一眼決定面試成敗的面試技巧08-15
觀看《細節決定成敗》心得體會10-08
學習細節決定成敗心得體會10-29
團隊勵志語錄08-28
勵志的團隊口號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