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維權:要社保還是要現金?
有的用人單位會給員工一個這樣的選擇:要社保還是要現金?很多職場人不懂得社保的重要性,以及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就會選擇現金。事實上,國家規定企業是必須要給員工購買社保,不能用現金代替或者是不幫員工繳納。遇到這種情況該怎樣去應對呢?
社保全稱社會保險,指一種社會保險或保障機制,幫助公民面對某些社會風險如:失業、疾病、事故、衰老、死亡等,或是保障基本得生存資源如:教育、醫療等。對職場人而言,社保即通常說的“五險”,具體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 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按理說,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是應盡的法律義務,而員工為自己爭取應得的社保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行為。但是,我們在前程無憂論壇上一個案例討論中卻發現,愿意放棄自己的社保而選擇拿現金。
案例回放:小A每月工資2400元,其中200繳納社保等費用,同時,公司也會替他繳納400的社保。小A覺得沒有必要,反正自己不是當地人,有沒有社保都沒有關系,于是和公司談條件,不需要公司為自己繳納社保,并將繳納社保的費用直接現金折算給他,并愿意和公司簽下承諾書。
國家人口計生委之前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1》顯示,我國52%的就業流動人口沒有參加任何社會保險。報告指出:我國流動人口生存發展中需要關注社會保險參保率低,養老保險異地轉移接續難等六大問題。
異地求職如今已極為普遍,不少網友都認為,自己一直在各個城市間“漂著”,無所謂當地的社保有多少,反正等到自己退休后都不知道到底在哪個城市。雖然,在論壇中針對這個以上案例發起的調查顯示,6成的網友都選擇愿意放棄社保而拿現金,但是回帖的大多數網友還是堅持:社保是對自己的保障,不可以隨便放棄。
社保到底是誰的權利?
首先要明白的是,繳納社保是勞動者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只不過在其中,勞動者個人享有一定的保障權利。換句話說,勞動者和企業方都沒有“舍棄自有權利,免除對方責任”的權力。這個和很多人認為“社保是我的權利”還是有一定的出入的。那也有網友不禁要問:“如果我自愿簽訂承諾書,不追究企業未繳納社保呢?”前程無憂論壇網友“小羽子”作為一名HR,給出了這樣的回答:“這樣的承諾書是無效的,因為對于企業來說,即使你簽了類似的承諾,一樣也可以去告企業,而且在補繳時,勞動者個人還要需要承擔個人應繳納的那部分。
不要社保,到底有多大的損失?
雖然,每月到手的工資會多一點點,但其實損失的卻遠遠不止這些。
1、企業未能回避相關勞動風險,社保是社會責任而非單純的勞動者權益,企業依舊會被追究;
2、員工因為未能參保而導致多種情況的未受保障,失業、工傷、醫療、生育、甚至養老。;
3、如果有雙方協議的情況,勞動者個人可能被追認為“侵害社會利益”;
4、企業承擔部分并不是“勞動者個人”的,本來就屬于統籌金,正常情況下不歸個人所有,但這種統籌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而非“代為存儲”。
如果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真的遇到這樣逃避社保的企業,那還真得擦亮眼睛謹慎考慮了。因為企業這樣做根本就不是為了勞動者著想,只不過是想避免社保以外因勞動關系而導致的成本(殘障金等),而又把應承擔部分作為“壞帳準備金”保存著,以回避社保補繳風險。對勞動者,沒有任何好處。《社保法》已經出臺,職場人可以詳細去進行了解,事關大家的利益,值得我們去關注。
“三險”需要企業、個人共同承擔
繳費基數分社保繳費基數及公積金繳費基數。公式:繳費基數*繳費比例=應繳費用。
社保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依據。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月繳費基數,其中新進員工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和社保繳費基數原則上是一樣的。不過,社保繳費基數是在每年1—5月調整,最低標準是當地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的60%,上限是300%.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在每年7月調整,最低標準同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上限同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社保和公積金的繳費基數和比例在各地可能有所不同,并且每個單位具體執行的標準和比例也可能有所不同。特別提醒:不少用人單位以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作為社保繳費基數來計算,而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又低于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60%,這就是對職工的權益是一種變相侵害。
1、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個人承擔8% (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個人與單位均需承擔,但是各地不同;
3、失業保險:個人與單位均需承擔,但是各地不同;
4、工傷保險:由單位承擔,比例分0.5%、1%、2%三個檔次,根據企業經營范圍和行業性質確定。服務業0.5%,制造業1%;采掘冶煉2%.
5、生育保險:由單位承擔。
【職場維權:要社保還是要現金?】相關文章:
職場之中要學會說NO07-09
職場人要培養高情商09-06
職場寶典:要懂得如何去抱怨08-05
職場士要學習的12種精神05-24
面試技巧:職場人要學會評估自己07-30
勞動者平時工作為何要保留哪些維權證據09-26
職場要需要掌握的一個度09-11
職場維權:新法對不誠信說不06-25
職場充電:找工作要避免六種心理07-04
簡歷要真實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