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水污染調查報告
1、調查概況
1.1 調查背景:
水污染一直是農村環境污染中的重頭之重。在十二五規劃中關于新農村建設的相關內容章節——“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之第四部分也提到 :“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和水綜合污染治理”。由此可見,農村水污染的防治對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徐州當地的農村大多是處在轉型階段,存在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其中尤其是水環境的保護。
1. 2 調查目的和意義
1、了解徐州市農村水污染現狀以及影像徐州市農村水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同時探索解決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對策。
a、根據徐州的地域特點了解當地農業本身、周邊的企業、農村基礎實施建設情況對當地水污染情況的影像和所占的比重情況。
b、了解現在徐州基層民眾對環境危害的源頭和危害程度的認識情況,為今后可能的宣教提供參考和憑證。
c、根據調查結果積極的思考該因地制宜的農村水污染合理的處理方式,結合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城鄉總體規劃情況,以及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去向等探索適合徐州農村的水污染方式。
2、聯系當地村委會了解現在基層干部對當前農村水污染的看法和落實到基層的相關政策,并根據此次調查的結果向市環保局的想過意見和看法。
3、以我們為橋梁使更多的大學生、青年走出校園成為一名環保志愿者,參與到環保公益實踐中去,形成積極校園公益志愿服務氛圍。
1.3 成員組成
組長:何文元
組員:李偉朝、李瀅(以上三位為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成員)
志愿者:周婉芝(環境與測繪學院)、班鵬程(礦業學院)、謝潤樺(環境與測繪學院)、杭鹔鹴(文法學院)
1.4 日程安排
3月10日之前,收集相關材料,嘗試與被調查地點的村委會進行聯系,安排和分配各組員的額任務;
3月10日(星期六)進行第一次調查,目的地:徐州市賈汪區大吳鎮湖里村;
3月18日(星期日)進行第二次調查,目的地:徐州市銅山縣棠張鎮棠張村;
3月19日至3月23日收集、整理調查材料。
1.5項目活動過程
1.5.1.調查概況
A、第一次調查:
1、調查時間:2012年3月10日
2、調查地點:徐州市賈汪區大吳鎮湖里村(舊區)
3、調查對象:湖里村老區村民
4、調查方法:采訪(問答式)、問卷調查
5、調查人: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名單:何文元、李偉朝、周婉芝、班鵬程)
B、第二次調查:
1、調查時間:2012年3月18日
2、調查地點:徐州市銅山縣棠張鎮棠張村
3、調查對象:棠張村村民
4、調查方法:問卷調查、采訪(交談的形式)
5、調查人: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名單:何文元、李偉朝、李瀅、杭鹔鹴)
1.5.2 調查過程
1、到達目的地(湖里村)后,我們向當地村民介紹我們的身份與來意;
2、進入村莊,向村民打聽、了解該村在的大體情況,例如:附近是否有河流、工廠以及其他可能存在污染問題的因素;
3、實地觀察了解當地水環境質量情況,留心當地水域的水體質量以及村民對于生活污水的處理情況;走進村民家中,向村民了解更為詳細的情況,詢問當地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同時,向村民做問卷調查。
4、對當地農田、水域、鄉鎮企業等可能存在污染問題的地方進行調查了解。
5、收集當地村民對水資源現狀的意見與看法。
6、向當地村民宣傳環保保護的相關知識。
2、水資源現狀與問題分析
2.1、關于湖里村的調查
2.1.1有關水資源的基本情況
(1)、目前湖里村內共有大小河塘30個,面積共12萬平方米,各河塘互不相通,主要功能為農業灌溉、水產養殖和日常生活。村莊北面有不老河,南鄰大運河。該村處在旗山煤礦的塌陷區,已經進行了部分搬遷。
(2)、村子(舊區)里沒有垃圾集中處理的地方,村民習慣性的將生活垃圾堆積在周圍池塘或者溝渠了,污染嚴重。
(3)、村莊農田基本上使用不老河以及大運河里的水灌溉莊稼(使用不老河居多,由于距離近)。
【農村水污染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農村的調查報告09-01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08-25
農村互聯網調查報告07-07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07-30
農村留守兒童的情況調查報告07-13
農村社會實踐的調查報告07-25
農村小學教育問題調查報告09-23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8-07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09-21
農村三農問題調查報告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