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常見簡答題
2015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常見簡答題
1、簡述實踐及其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答:(1)實踐是指人類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具有自覺能動性、客觀物質性和社會歷史性等三個特點,表現為生產實踐、處理社會關系實踐和科學實驗等三種基本形式。
(2)在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中,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這表現在:第一,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首先,實踐的需要決定認識的產生,也就是說,人們改造世界的需要產生了認識世界的需要。其次,實踐出真知,人類的一切認識,無論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歸根結底都是來自實踐的。第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首先,實踐不斷給人們提出新的認識課題,并提供解決新課題的新的經驗材料。其次,實踐的發展不斷給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手段和物質條件。再次,實踐不斷推動人的認識能力的提高。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標準。第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正確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改造世界。
2、簡述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
答:(1)感性認識是人們通過感覺器官對于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各個片面和外部聯系的認識,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兩個特點,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是認識發展的低級階段。理性認識是人們通過抽象思維而得到的關于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和內在聯系的認識,具有間接性和抽象性兩個特點,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是認識發展的高級階段。
(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對立主要表現在:它們是認識發展過程中兩個不同的階段,在內容、特點、形式上都有質的區別。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統一主要表現在:第一,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聯系的。一方面,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沒有感性認識的積累。理性認識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是認識論中的唯物論。另一方面。感性認識有待于深化、發展為理性認識。感性認識不上升到理性認識,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與規律。這是認識論中的辯證法。第二,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滲透的。-方面,感性認識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認識中也滲透了感性因素。
3、簡述人類勞動的本質特征?
答:(1)勞動是指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以及能量、信息變換過程,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積極改造。
(2)勞動是人類特有的活動,其本質特征主要是:第一,勞動是有明確的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覺活動。第二,勞動必須創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質手段,主要是勞動工具。第三,勞動的對象具有廣泛性,是以人類自身為主體改造整個世界并創造人化世界。第四,衡量人類勞動的尺度具有多維性,包括真理尺度、價值尺度和審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統一。
4、簡述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作用?
答:(1)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精神現象的總和。
(2)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依賴性。這主要表現在:第一,社會意識的產生、變化與發展都根源于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第二,社會意識的內容,無論其具體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第三,社會意識中的階級屬性是對社會存在中階級關系的反映。
5、簡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辨證關系?
答:(1)在生產方式的矛盾統一體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間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
(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表現在: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和形式;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
(3)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表現在: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則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狀況則阻礙生產力發展。
(4)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生產方式及其矛盾運動。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常見簡答題】相關文章:
成人高考專升本英語閱讀題鞏固練習08-16
成人高考專升本英語作文(通用25篇)06-08
成人高考政治復習知識點02-06
成人高考英語作文范文(精選22篇)05-24
安徽省成人高考報名介紹12-31
成人高考《醫學綜合》練習題及答案02-03
河南成人高考考試時間06-08
常見墳墓對聯大全01-19
面試常見的5個問題03-30
常見的英語諺語(精選80句)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