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
院辦公廳通知精神,2011年清明節放假安排如下:4月4日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星期六、農歷清明當日)為法定節假日,4月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4月4日公休日調至4月6日(星期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有詩《清明》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又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從清代乾隆時期開始,乾隆皇帝就曾下令制作年節專用瓷器,而到了道光時期特制,亦有燒造,其中就有一只粉彩清明詩意圖碗(圖1),碗心繪青花花卉圖,外壁繪杏花開放之際,高士舉傘問路,童子遙指田間村舍,恰合唐代詩人杜牧名詩《清明》之意旨。
踏青:春光明媚草木吐綠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宋代詩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一詩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在清代大畫家蔣廷錫在丙申(1716年)創作的《清明雙燕圖》(圖2)立軸中就展現了這樣的景象。
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盡情地親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舊時,清明時節的郊野之中,眾人春游的場景是非常盛大熱鬧的。當時游樂活動在清明節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與祭祀平分秋色,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說法。清明節自唐宋成為民俗節日之后,清明踏青的活動非常豐富,常見的活動有蕩秋千、拔河、撲蝶、采百草、放風箏、插柳、植樹等習俗。正是“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秋千。”國畫中國寶級的第一長卷《清明上河圖》(圖3為其中的一段),生動描繪了這一時日的民間百態,其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休假:守護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清明休假制度,為人們祭祖掃墓、親近自然帶來了便利,而從更深遠的意義看,將是對這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保護,對恢復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建立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無疑都有直接的益處。
[2011年清明節]
【清明節】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10-01
清明節的故事_清明節故事11-09
清明節的傳說_關于清明節的傳說09-13
清明節作文_關于清明節的作文09-21
清明節是幾號_清明節放假通知06-12
清明節來歷_清明節的來歷100字_清明節的來歷50字10-26
清明節的由來_清明節由來_清明由來09-21
清明節放假安排 清明節是幾月幾日08-24
清明節有什么習俗?清明節的來由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