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下學期跳繩反思
這節活動課是我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且善于模仿,以趣味性和靈活多樣的運動形式,來調動、培養和保持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大班下學期跳繩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不愿意運動,跳繩是一項需要全身運動的體育活動,它能很好地鍛煉幼兒的身體,但是在戶外活動時我發現有的孩子對跳繩不感興趣,常常拿著繩子坐著發呆,我想不如讓幼兒動腦筋,想辦法,創造出繩子的多種玩法。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幼兒探索出繩子的多種玩法,體驗創造性進行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練習運用繩子做各種動作的技能,增強幼兒的彈跳力,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激發幼兒參加跳繩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3、能利用繩子進行多種玩法,體驗創造性進行體育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跳繩的方法,鍛煉幼兒手、腳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呼啦圈。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做“照鏡子”的游戲,一人做動作,另一人模仿。
2.練習跳躍和上肢動作,如向前、后、上、左跳、蹲跳,向前、后、繞繞臂,單雙手繞、舉起手臂繞等。
二、老師交簡單的跳法
1.老師示范動作,幼兒學跳。
2.請跳得好的幼兒來做示范動作。
3.幼兒繼續練習跳繩。
三、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多種跳法
1.幼兒自由探索跳繩的各種跳法。如單人單腳跳、雙腳跳、左右腳交替跳等。
2.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各自跳法。
。1)利用繩子進行跑跳的玩法。
幼兒手拿繩子邊跳邊跑。
。2)利用繩子進行走和平衡的玩法。
把繩子擺成直的走直線,擺成彎的走曲線。把兩根繩子擺成平行直線,在繩子中間走小路。
3.引導幼兒探索合作玩繩的'方法,體驗合作的樂趣。
(1)幼兒自由結伴合作探索繩子的玩法。
(2)請幼兒交流合作玩繩的方法。
。3)幼兒自愿組合成若干小組,利用繩子玩游戲。
四、跳繩比賽。
五、隨著音樂做放松動作。
六、收拾場地、器材。
教學反思
這節活動課是我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且善于模仿,以趣味性和靈活多樣的運動形式,來調動、培養和保持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我以做“照鏡子”的游戲方式展開熱身運動,幼兒興趣點很高,接下來引導幼兒自己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跳繩,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多種方法。老師并總結出幾種方法如:如單人單、雙腳跳、左右腳交替跳等。幼兒相互交流各自跳法。教師請跳得好的幼兒進行示范,并沒有評價,這樣可能會導致幼兒并沒有很標準的掌握新動作。
大班下學期跳繩反思
今天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內容是“跳繩“,孩子們表現的積極而興奮。首先請孩子們欣賞老師的跳繩技能之后,教他們正確的跳繩方法(雙腳尖著地輕盈地跳,先甩過繩再跳過去等)并鼓勵幼兒認真練習:“小朋友,跳繩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要抓緊時間練習,在比賽中爭取多拿獎。 痹捯魟偮,有些小朋友紛紛拿起繩子找地方練習。可發現樂樂拿了繩子卻沒有練,坐在了一邊,我悄悄地走到樂樂身邊問“你為什么不練習呢?”“我不想跳!”樂樂有些無精打采地說!安惶趺葱,怎么比賽?快練吧!”樂樂勉強地拿起繩子跳了起來。有的幼兒嘗試了一會兒仍不會,也放棄了。老師注意到了這種情況,把這少部分的孩子組織起來,對他們說:“你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應該學習更難的本領,跳繩是大班小朋友應該學會的本領”。為了讓幼兒學會跳繩這種較難的技能,老師再次做出了示范動作,講解,教孩子跳的正確方法。杜樂、宋浩宇、李子靜小朋友在一旁很努力地練習,他已經能連續跳過4—5個了,我當著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們:“小朋友你們看這幾個會跳了,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為此我獎勵他一個小貼片,讓大家知道他們是一個勇于向困難挑戰的孩子。但還是有一小部分孩子在一旁還是不愿意跳,我問“你們為什么不練習呢?趕緊練吧!不然小朋友都會了,只有你們幾個不會。”可那幾個還是不愿意,滿臉的委屈和倔強。一會兒,老師點出不愿練習的幼兒名字,告訴他們要嘗試自己不會的東西,要趕緊學習了。為了使幼兒積極地參與練習,配班老師組織幼兒之間進行小小的比賽,促進幼兒努力學習這種技能“現在我們來比賽,看誰跳的又多又快!”不少幼兒積極反映,參與比賽,旁觀的'幼兒高聲地喊“加油”。最后,老師留下了幾個不會的幼兒,單獨輔導他們。
幼兒體育活動中不愿意選擇跳繩,說明幼兒還沒有出現學習和嘗試的欲望,而且這種器械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不斷的堅持嘗試才可能學會,在此過程中需要孩子具備濃厚的學習動機和堅持力、意志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沒有更好的激發幼兒對跳繩的那種欲望、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具備了解觀察孩子的能力,在自己制定目標、設計組織活動中根據孩子的需要開展生動有趣的體育游戲,深深吸引孩子,激發幼兒自己主動學習的動機。還應該從多個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在多種不同的實際活動中對幼兒進行評價,評價能如實地反映每個幼兒的發展和成長的不同歷程,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幼兒要在評價中得到鼓勵、看到希望并增強自信心。評價不僅僅是通過點名、區別對待會和不會的幼兒、誰是“勇于向困難挑戰的孩子”、誰不是“勇于向困難挑戰的孩子”來完成的。讓幼兒感到教師不是權威、裁判、評價者,而是他們的一種資源,當他們需要幫助和支援時,會從老師那里獲得。
[大班下學期跳繩反思]
【大班下學期跳繩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下學期幼兒評語08-24
大班下學期班務計劃10-01
大班下學期個人規劃10-10
大班下學期幼兒評語09-02
大班下學期開學寄語09-02
大班下學期班務計劃10-06
大班下學期育兒心得07-04
大班下學期班務計劃08-25
跳繩的壞處 跳繩對膝蓋損傷大08-22
大班拼音教學反思08-15